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焦虑神经症

(2007-12-27 23:22:15)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健康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焦虑神经症焦虑神经症

吴剑

《神经症》(许又新)体会

2007-12-27

   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这就是说,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甚至是必要的。确实,焦虑是对抗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它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推动着人格的发展。

   和吃饭一样,吃饭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吃多了就不好(过犹不及,适可而止)。精神卫生之道是不是就在于把焦虑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呢?然而,强烈的焦虑也并不总消极的。有个哲学家,就是在强烈焦虑状态下,写了几本焦虑的书,并且上升到哲学高度,严重的焦虑也是创造性,并且迸发了火花。应该哲学家说:人生最大的不幸是,将来还会是,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痛苦究竟是心灵的疾病还是罪恶。(痛苦是有道德意义的!疾病是痛苦是浪费生命呢?还是精神的超越?)

   Freud开始大规模研究焦虑,他把焦虑分为客体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但是一般可以分为当事人体验到的焦虑(现象学)、当事人体验到的焦虑(理论构成)。但是存在主义认为焦虑就是人类生活的本质,是存在本身的源泉。但是这样的话,模糊了哲学和精神病学的分界线。(精神病和哲学都是研究人生意义的问题,方式不同而已)

   精神分析认为,焦虑来源精神创伤。于是就追究少年,儿童,婴儿的精神创伤(甚至包括产道创伤),他们认为这是一切焦虑的根源。但是这样看起来,不象科学理论。

   但是应激和焦虑不同,应激是外在环境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来难得糊涂有一定科学道理,但是科学不能够糊涂。

   精神的基本特点是:焦虑是种情绪状态,是内心害怕的体验;这样的情绪是不快和痛苦的;这样的情绪指向是未来的,意味着威胁;实际上没有威胁,焦虑程度和事实不符;有身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分析起来,实际是没有客人对象的害怕,称瓢浮焦虑,或者无名焦虑;还有精神不安;还有身体不适感。(有明确对象是害怕为恐惧,没有对象的害怕更使人害怕)。

   焦虑主要形式有二,广泛性焦虑,急性焦虑发作。能够把自己的焦虑清楚描述并且有内容的病人很少,因此焦虑一般都附在偶然事件上,就有了现实内容。(因为大多数人不能够进行自我深刻认识和哲学思考,但是用事情说明就简单许多,也容易被理解)。因此病人的焦虑严重程度和日常小事情不相称,没有中心主题,没有社会倾向。病人也不知道他焦虑什么。(如果焦虑的程度和事情的程度是一致的,大约不是焦虑,而是应激)

   焦虑和烦恼不同。烦恼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后悔和现状的不满,焦虑是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病人在等待不幸的到来,但是不论什么事情的结果肯定是坏的。(预支性焦虑)。实际上,因为焦虑妨碍了效率和准确性,这些使病人更加焦虑,甚至担心自己失控变疯。焦虑使病人集中身体症状,非常苦恼。

  急性焦虑发作,平时没有症状,不可预测,突然发生,严重植物神经障碍,短暂人格解体,死亡迫近的感觉,病人描述非常清楚。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焦虑,是精神创伤后迟发性焦虑障碍。

  诊断焦虑神经症。一需要焦虑的情绪体验,二需要焦虑的身体表现。但是焦虑症容易误诊。给这些病人不必要的检查,往往使病人更加焦虑,关键是要同情病人和善于沟通。内科病人中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有焦虑表现。老年人容易焦虑,但是不是神经症的。40岁前没有神经症历史,一般40岁后得神经症少(年轻时欲望比较强烈吧!性格没有定型)有专家把焦虑分为状态焦虑和特性焦虑。状态焦虑起于成年,时间比较短;程度比较重;有明显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而特性焦虑相反,一般有处境性焦虑或者期待性焦虑,期望高就焦虑重,重大人生转折就容易焦虑。

   恐怖症和焦虑症往往是不同的极端。单一客体的恐怖症—多客体恐怖症—客体性恐怖症和处境性恐怖症过渡形式—在一定环境下的焦虑症明显加剧—焦虑症因为环境不同而波动—典型慢性广泛性焦虑。

   焦虑和抑郁有关系,但是抑郁诊断等级比较高。门诊病人单纯抑郁和单纯焦虑各有2/5,1/5是兼有。焦虑也可继发抑郁,抑郁也可以继发焦虑。

   焦虑的治疗。安慰剂一直有威力的,如威士忌。而安定一直是医院用得最多的药品,但是剂量太大,时间太长有危险。因此,应该控制滥用,加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也需要药品配合,因为焦虑严重,谈话困难,因此药品实际是个拐棍,心理治疗成功了,药品就可以停止了。

   心理治疗,首先让病人明白,他没有身体疾病,是精神痛苦,这些使病人明白了焦虑是什么事,这些方面医生了解病人生活很重要。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理论,都有一定的作用。因为神经症不是什么缪误,就不需要什么真理去纠正。神经症是种精神痛苦,因此态度转变就可以消除它。问题是态度扎根在病人的人格里,因此,疾病时间越长,越需要态度的根本转变,需要病人不断深入理解,持之以恒的有效行动。

   和病人交谈,帮助病人生活在此时此地,通过交谈而获益,可以促进态度转变。如果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一个人的随时随地的生活目标,那么,神经症就没有立足了(有了人生的大痛苦,焦虑就没有理由了)。这些需要医生抛弃面具,真诚投入情感,但是如果医生缺少良好训练和素质,又可能陷入情感困惑中。

   焦虑是人类的走普遍的情绪,大多数人是轻微的,处境的,因此焦虑是可以理解的。焦虑性神经症心理冲突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尖锐和持久。如果的双方都有道理,时间一长,阵线不明,就演变成为一场混战,自己伤了自己的人。如性的问题,中国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自己辩护,同时“万恶淫为首”对自己的人性进行镇压,就形成矛盾,时间长了,就形成焦虑。

   人人都有情欲,这往往表现为占有。异性、名利或权势,都可以成为占有的对象。如果手段本身完成不能目的化,我们完全体验不到愉快,体验不到存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就难免陷入心理冲突中。因为情欲是无穷无尽的,但是我们不能够占有世界上的一切,这个道理不复杂,但是只有医生自己时刻体会,才能够感动病人(心理治疗就是医生和病人共同探讨人生的过程)。(占领的过程只是手段,目的结果应该是愉快,如果只有手段的漫长和痛苦,那么就失去了结果的快乐。实际上在自己,把追求的东西所物化,异化,最后连本来的目的都没有了,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太多了。)

   行动是焦虑的对抗剂,但是非建设性的行动,尽可能转变成为建设性行动。实际上,我们健康人都在用建设性行动,把焦虑控制在很低的水平,这样甚至可以体验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适当的焦虑是有好处的,什么才是度,大体上就是不同的人能力不同,程度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就可以了,这样是有益的。)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版权所有,请注出处!作者:吴剑;心理时空的BLOG网址:http://blog.sina.com.cn/xls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