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家福
--那时的文艺宣传队
吴剑
2007-12-16
昨天晚上在聚家福吃饭,因为离单位比较近,菜也比较地道,所以常常去。特别是那里的红烧肉,吃起来非常过瘾。
一边和朋友吃饭,一边聊天。说起我小时候参加了学校的文艺演出队的事情。我上小学、初中和高一都是在一所小学里上的,是因为扩招原因,高二才因为母亲的工作调动,才换了个小镇上学。在那个小学期间,我在学校参加了学校文艺宣传队,对自己当然是个光荣的事情。因为那时的文化活动非常少,这些学校演出的文艺节目也有人看,现在肯定就没有人看了。
那是个时代的产物,只要中央召开什么会议,学校马上就组织进行文艺活动,老师写稿编排,学生演出。有小合唱,有舞蹈,有三句半等,当然都是歌颂性质的,学校有成绩,领导也喜欢,所以我们小学的文艺宣传队非常有名,老师还要向南京小红花艺术团看齐呢。
后来,我们还演出了《红灯记》全场,《平原游击队》全场,作为一个小学是不容易的。因为我的唱歌特别差,又比我的同学小二岁,所以我只能够演配角。记得我演出《平原游击队》时,我演八路军战士李虎,没有几句台词。记得有个动作是李奶奶被日本鬼子打伤,八路军上场了,这时应该李奶奶死了倒在李虎的怀里,因为演李奶奶是我们班上当时认为是最漂亮的女同学(她的名字大约是叫:俞晓铃),抱着她特别不好意思,害得她不得不脚下移步,才倒下,我还受了老师批评。去年同学聚会,说起来大家还笑呢!
学校了有许多导具,什么枪、刀、镰刀、斧头等。那时觉得很好玩,因为没有什么玩具。遇到需要枪声时,就用运动发令枪。演出服装需要自己想办法,老师要求,回去自己找,或者借,舞蹈需要兰裤子没有问题,白衬衣曾经麻烦过。
白天是上学,晚上才排练,离开家晚上到学校是个高兴的事情。主要活动是两个老师,一个是练老师,教我们数学,是苏州上,我离开那里后已经去世。他做指挥安排,然后是和教体育的缪老师二个人,就能够完成全部乐器,大约都是锣鼓和二胡之类的。还有什么化装,外出演出,文艺会演等,走了不少地方。只可惜,演李玉和的我的同学,也已经去世,他叫缪红旗,是个大帅哥。
说起来这些历史,很有意思,吃饭吧!然后也说起还人和好人的问题。过去我说,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是孩子对人的分类方法,小时候这样分没有错,大了这样分就有问题。我,我们对人的分类,是不断成长成熟和深刻的过程。小时候,把人物分成好人和坏人,最简单,脸谱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复杂了,好人也有坏的地方,坏人也有好的时候,不绝对了,相对客观了。再随着我们对人性的认识进步,可能又有思考。坏人的坏也是性格的悲剧,历史的原因,真正的坏人不多。好人的好,也有其虚伪的一面,需要引起注意。人确实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