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灸随笔

(2007-11-29 10:13:27)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针灸随笔 

针灸随笔

 杨娟

    针灸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古代关于针灸起源的说法,往往与“伏羲氏”、“黄帝”相联系。说明针灸学的起源已经很早了。

    针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比较普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名医,最著名的是扁鹊。有许多古代文物已录了针灸医术的发展进程。针灸学的发展必然导致针灸工具的改进。在金属针出现以前,针灸灸是用石或骨做的。目前见到的最早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是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9根金银针。针灸工具的改进还表现在针型增多和定型上 《黄帝内经》多次提到“九针”,并对其形制和主要用途有详细说明。“九针”分长针、大针、毫针、圆针、锋针等类型。“九针”的名称和形制,后来虽有些变化,但一直被沿用了两千余年。

    针灸学发展到汉晋,逐渐完备。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一些总结性的针灸著作也出现。其中西晋人皇甫谧撰写的《甲乙经》是一部重要的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针灸著作。唐代开始在太医院中设针灸科,有针博士、针助教进行针灸教学。宋代是针灸学大发展时期 不断发现新的穴位。铜人穴位是当时的范本,铜人则被用来指导医官院针灸科学生学习和考试。明代铜人有666个针灸点。

    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元、明、清三代都整理和编纂了一些针灸学专著。这无疑对针灸学的总结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但推动针灸发展的主要是针灸医疗实践活动。

    解放后,发现的新穴位已在100个以上,此外还有耳针、手针穴位等,丰富了针灸医疗的内容。

    自市人民医院建院以来,就成立了针灸科,秉承中医传统医学的精髓,造福了广大闽北地区群众。针灸科技术力量雄厚,操作规范娴熟,治疗效果明显,可谓闽北第一针灸科。拥有副主任医师3名,研究生学历的3人,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还为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教学。不仅如此,科室还引进许多先进设备,有MD—99C型电脑熏蒸治疗床,开设最佳的“工”字型全脊椎专用槽,采用独特的“腔体设计理论”,用于患者的颈椎、肩周部、背部、腰部的熏蒸。A—2000B型高级电脑中频电疗仪,用于治疗、减肥、健美、美容的一种多功能先进设备。A—4000型电脑瘦身美体治疗仪等。

    冬病夏治的三伏灸是市人民医院传统特色疗法,用于治疗哮喘、慢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疗效卓著,深受患者好评,每到治疗季节,病人如云,慕名而至,可谓一道风景。

    中餐、针灸、功夫、中药美誉海外,可称之为“新四大国粹”。针灸术是继中餐后又一传遍西方的中国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真正对西方科学技术有影响的一个领域。今年10月,澳大利亚奥尔伯里市政府访问团参观访问了市人民医院的针灸科,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咨询,并与市人民医院针灸科就康复治疗学术问题交换了意见,目前正准备深度合作。

    中医针灸学博大精深,市人民医院针灸科正努力发扬祖国的传统特色医学,为广大闽北人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