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外”眼中的国粹  国人心中的神效

(2007-11-29 10:00:42)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分类: 朋友佳作、作品共享
“老外”眼中的国粹 <wbr> <wbr>国人心中的神效 

“老外”眼中的国粹  国人心中的神效

——南平市人民医院中医针灸项目保持强势发展态势

范发强

   前二年,澳大利亚奥尔伯里市两任市长率政府访问团先后访问了南平市人民医院,两次都是重点到访了医院针灸康复科。

   2003年9月7日,由奥尔伯里市市长兼议长帕特丽莎·戈德女士率队的政府代表团一行4人在南平市政府副市长陈少妹的陪同下来到了南平市人民医院。帕特丽莎·戈德市长兼议长先后参观了剂改中心样品房、门诊中药房、针灸康复科、亚健康检测室及妇产科等。在针灸康复科,当院方介绍针灸推拿可以减轻腰身酸痛、工作疲劳等时,帕特丽莎·戈德女士风趣地说:如果早知道,我早点来试一试。

   2004年10月27日,新任市长亚瑟"福劳恩费尔德率政府访问团再次访问了南平市人民医院。在一个多小时的参观访问中,奥市访问团一行五人先后参观了门诊中西药房、针灸推拿科、住院部中药房等中医治疗康复项目和中药制剂产品,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咨询。亚瑟"福劳恩费尔德市长对中医怀有浓厚的兴趣,特别在针灸推拿科,市长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详细的询问,说还要把针灸的女儿送来进修针灸科,因时间问题,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之后,医院与奥方就中医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作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针灸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古代关于针灸起源的说法,往往与“伏羲氏”、“黄帝”相联系。说明针灸学的起源已经很早了。

    针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比较普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名医,最著名的是扁鹊。有许多古代文物已记录了针灸医术的发展进程。针灸学的发展必然导致针灸工具的改进。在金属针出现以前,针灸是用石或骨做的。目前见到的最早古代针灸用的金属针,是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刘胜墓出土的9根金银针。针灸工具的改进还表现在针型增多和定型上, 《黄帝内经》多次提到“九针”,并对其形制和主要用途有详细说明。“九针”分长针、大针、毫针、圆针、锋针等类型。“九针”的名称和形制,后来虽有些变化,但一直被沿用了两千余年。

    针灸学发展到汉晋,逐渐完备。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一些总结性的针灸著作也出现。其中西晋人皇甫谧撰写的《甲乙经》是一部重要的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针灸著作。唐代开始在太医院中设针灸科,有针博士、针助教进行针灸教学。宋代是针灸学大发展时期 不断发现新的穴位。铜人穴位是当时的范本,铜人则被用来指导医官院针灸科学生学习和考试。明代铜人有666个针灸点。

    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元、明、清三代都整理和编纂了一些针灸学专著。这无疑对针灸学的总结和发展起重要作用,但推动针灸发展的主要是针灸医疗实践活动。解放后,发现的新穴位已在100个以上,此外还有耳针、手针穴位等,丰富了针灸医疗的内容。

   南平市人民医院针灸康复科,是“老外”最看好效果神奇科室,也是南平老百姓心中众多中医特色明显的专科中的优秀产品,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康复的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科室。现为全省针灸培训基地,承担全南平市及市外针灸人才的培训教学工作。

   科室人才层次之高,在其他科室中首屈一指,四名高级职称的女性,人称“四朵金花”,其中二人还是在读研究生。中医技术优势之强,能够应用祖国传统医学中针灸的各种手段,治疗各种疑难疾病,效果显著,也是省内不多。该科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针刺、灸疗、推拿、拔罐、水针、中药离子导入、灯芯灸等方法,治疗中风、面神经瘫痪、颈椎病、头痛、眩晕、失眠、骨质增生、痛经、各种关节炎、各种痛症、各种扭伤、肩周炎、腰痛、椎间盘突出以及骨科术后功能恢复等疗效明显。穴位药物治疗,是根据经络传导效应和治疗作用,采用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的方法,可避免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对哮喘、慢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过敏性鼻炎、虚寒型胃痛等有较满意的效果。该科每年的“三伏灸、节气灸”都有大量病人前往诊治。

(图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接受针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