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八百坎
吴剑
2007-11-25
来到南平,早就有朋友向我提到三千八百坎,从网上也见过有关三千八百坎的资料。前年我登过一次,遗憾的是只爬了38坎,今天有机会去走走,了却心愿。
天气不错,不冷也不热,是登山的好机会。南平现在的街道都在修路,路况不好。坐上二路二层汽车到了针织厂,再往里走3-4公里就到了三千八百坎。门票5元,恐怕这个风景点已经承包给别人了,现在景区经济效益不错。
走进峡谷,四面都是高山,南平是有名的山城,我的家乡是苏北平原,山峰十分罕见。三千八百坎是因为登到山顶有3800级台阶得名。是历史悠久的闽赣古道,相传宋朝杨八妹带兵入闽开修的古代粮道。在旅游文化不是很发达的南平,其文化色彩比溪源庵要丰富许多。
进去时,看到南平市检验学会在这里活动,也邀请我吃饭,我婉言拒绝,因为我喜欢自由自在的星期天,也喜欢不喝酒的中午。他们在这里活动,有人还在这里游泳,我就顺坎而上。
左是深谷,右是峭壁,蜿蜒曲折,古木参天,浓郁蔽天,古道通天。这里的温度比南平低3-4度,空气中负离子十分丰富,我贪婪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样的登山活动,可以锻炼身体,也有利于身体健康。自然是最无私,最慷慨,最温情的,它有着最开阔的胸怀,它能够把自己的一切都无私地奉献给人类,人们只有深入了解它,就会感到体会到它的宽广博大!
回头一望,远处的南平隐约可见。向前看去,一条千年古道,向前向深,诱惑着我。地上偶然可见螺丝钉和小洞的坎石,不知道是谁修的,也不知道走了多少人,发生多少故事。路边是茂盛,深秋的树草,还有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许多竹杆顶着路边的条石。
这里可以说是植物博物馆,可惜我的植物学知识太少了,我又产生研究植物学的冲动,是好奇吧,照相机帮助我不少。可能是深秋,可能是久旱,更可能历史,植物呈现不同的情状。初冬的季节,有不少红叶大树,在仍然绿色的大山里,显得特别漂亮,成熟,大约成熟的东西,都是深红色的。也许还是深秋,许多树都挂着不知名的果子,红的不少。因为是久旱,竹子已经卷起绿叶,树叶的绿色也不那么翠碧,溪水很小,苔鲜干枯。更能够吸引我的是时间和历史,这里的大树特别多,从古树保护牌上知道,有的古树已经730年,有的已经枯死,空洞宛如干枯的眼眶,静悄悄看着世界;有的巨大无比,绿藤纠缠它的身体;有的横躺路上,开始发朽,但是仍然用自己的身体滋养生命;古树新芽,朽色绿叶,形成生和死,时和空的比较。
上下的人不是很多,可能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也微微出汗,休息一下,吸根香烟,然后小心熄灭。站了起来,面对大山深谷,我突然大叫一声,发自肺腑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幽幽然向远处延伸。自由的感觉从心而起,压抑的感觉一扫而空。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秩序,有了秩序,人类社会才能够取得利益最大化,乱则人类利益受伤害,城市就是文明的最高象征,职业就是自我文明的主要标志。但是,文明的发展,人类却感到压抑,无我,窒息,绝望,甚至还有道德秩序带来的痛苦和无助。人类在痛苦追求,在不停呼唤,他们发现自然是最好的地方,这是逃避,还是寻找呢?!我们需要一个法制社会,但是我们也渴望人性社会,在法律和人性之间,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平衡,我想这就是和谐社会,是法律和人性之间的和谐!如果有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的话,就是更高层次的体现!
我不想全程走完道路,我只想慢慢享受这一份恬静!有个小叉路,我知道是光华庙,而且肯定不大,但是环境肯定幽雅,因为庙大多数都喜欢选择好地方。小路旁边有许多废墟,一定是小庙几兴几废,这是历史规律。沿着弯曲的小路,悠然地踱着方步。此时茂密树丛里,突然有动静,是人不可能!是华南虎,那就太有才了!结果是野山鸡,是一对,长长的身体,白白的尾羽,据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个人类朋友!
远处就是小庙,清静之地。庙不大,就二间房子,可能是村属小庙,保佑村民。平时无人把守,不过光华大殿还是有些香火,我也照例送些零钱,祈祷一番。菩萨不管大小,有用就好,不能得罪,我的心还是诚的。还是那个五句话的内容!
回来的路上,想尝尝钱江饭庄的美味河鱼,可惜愿望没能实现.也好,留着下次再来眷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