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均住院日的管理
吴剑
2007-10-15
下午,接受北京一家媒体的电话采访,主要是因为记者看到我发表的文章和提出的观念,希望进行主题采访,这里写出部分观念。
医院在不同床位使用率的情况下,如何合理控制平均住院日?一般来说,床位使用率高时,就应该加大控制平均住院日,低时则相反。从医院经济学角度看,病人住院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平均每日住院费用在逐渐下降,因此控制平均住院人,对床位使用率高的医院,不影响经济效益。但是,床位使用率不高的医院,也不是对平均住院日采取放任的管理,因为那样不符合病人的利益。那应该控制到什么水平呢?我认为一般控制到同行业、同疾病的平均住院日水平为合理,因为存在就是合理。
如何控制平均住院日?一是自动控制,如床位已经超负荷,应该住院的病人住不进,这时候,病人的医疗和要求,使得医生不得不使已经康复好转的病人,适当提前出院,当然这是在不影响病人安全,疾病康复的情况下做的。现在的社区双向转诊提供了这样的可能。二是技术控制,新技术的开展,使平均住院日也缩短,如阑尾炎手术需要5-7天,如果使用微创手术只有1-2天时间。三是考核控制,把病人平均住院人作为医生质量的考核指标进行控制,超过的惩罚,缩短的奖励。
和经济效益挂钩比较困难呢?其实不困难,因为平均住院日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基本数据,医生分配应该有质量管理的结果有直接关系,当然,不只是和平均住院日有关系,而是平均住院日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并且有一定的权重进行系统考核,这符合政府的分配政策,也符合病人的利益。
怎么样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平均住院的手段有许多,自然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等。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质量问题,在一家医院的不同质量阶段也有不同的管理内容,这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果此阶段需要抓平均住院人,那么就增加此项目的考核权重,加大考核力度。经济效益是个指挥棒,但不是唯一的手段,病人满意度是最高评价手段。
有一家医院说,有一部分病人无限延长住院时间,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自费病人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城市医保、新农合、居民医保是第三方付费也可以控制。只存在个别情况,如企业工伤病人,离休老干部等,如果他们住院不需要自己付费时,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些情况应该加强管理,和有关方面共同做好工作,希望能够出台有关政策,加强费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