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烦恼就是缺乏有效追求快乐的行动

(2007-09-19 19:46:37)
标签:

健康/保健

随笔/感悟

分类: 人生随想、人生疗法
烦恼就是缺乏有效追求快乐的行动 

烦恼就是缺乏有效追求快乐的行动

--许又新教授说神经衰弱

吴剑

2007-9-19

   许又新教授编著的《神经症》中,有许多观念非常精彩,现在供大家学习。

   由于神经衰弱的概念包罗万象,概念不明,曾经红极一时,1930年后,西方就大幅度减少使用了。60年代后,焦虑和抑郁的概念的扩大,神经衰弱的概念进一步缩小,甚至被抛弃。现在甚至被抑郁症代替。

   Freud的焦虑概念实际上是除了抑郁以外一切不良心境和情绪反应的总称。有现实事件引起的现实焦虑,有本能冲动引起的原我焦虑,有道德约束引起的超我焦虑。

   神经衰弱的第一组症状是和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精神易兴奋是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这是主观体验。思想活动总是伴随烦恼内容。明知胡思乱想于事无补,但是陷入出不来,自认控制不住却又极力想去控制它,这是心理冲突

   这些和注意不集中差不多,注意不集中有二,一是容易受环境无关刺激和变化刺激所转移,二是思考不能够专注一个主题,就是脑子乱。感觉过敏,对声音过敏明显,皮肤过敏不少,领子太紧,裤子太紧……,就是对健康人无所谓的普通刺激,病人都感到难受痛苦。

   疲劳是健康人都有的体验,并无不适,甚至认为疲劳后的休息是享受。疲劳有三,一是正常疲劳,和活动时间长短有关系;二是身体疾病疲劳,疾病治疗后好转;情绪疲劳,和不愉快的情绪有关系,休息不能够消除。神经衰弱的疲劳是弥散的,觉得什么都累。神经衰弱的疲劳有情绪性,可以和朋友兴奋谈话很长时间,但是却说脑子不能够动。神经衰弱的疲劳不伴有欲望和动机减退,他们有抱负,有追求,不甘心。他们疲劳时想得很多,欲望活跃。

   第二组是情绪症状。迫切期望进行治疗。情绪问题有三,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这些正常人都有,区别健康人的条件是,病人感到痛苦,病人感到控制不住和摆脱不了,情绪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和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符,大多数是为小事情烦恼。

   大家都感受过烦恼,但是给烦恼下定义很困难。烦恼和焦虑有区别,焦虑是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具体内容的忐忑不安和提心吊胆。烦恼是有现实内容。烦恼基本上是自讨苦吃,理性对烦恼没有用。神经衰弱的病人一年四季都烦恼,健康人也有烦恼,但是也有快乐。一个人企图通过思考去消除烦恼,就会被烦恼纠缠更深,这就是烦恼的陷阱。烦恼和欲望有关系,但是烦恼和满足欲望的有效行动成反比。神经衰弱的烦恼不是烦恼本身,而是不能够把“我不要烦恼”的愿望,转变成为“我要快乐”的行动。神经衰弱的控制不住实际上是过分控制的结果,压抑不能够消灭欲望,相反,势必造成欲望反抗地加强。这使心理矛盾尖锐化。我要受阻,行动被扼杀,失去自知之明,失去行动方向。

   易激惹是容易生气和发怒。总是反复在急噪发怒—后悔—加强压抑和控制,这些循环中。易激惹容易伤害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融洽又容易易激惹。因为极力压抑愤怒,结果易激惹发生变形,一是容易伤感,二是好打抱不平,三是弥漫性的敌意。这些都是过分压抑和控制的结果。

   心情紧张是持续紧张不能够放松,伴随身体症状。紧张和放松是人的机能,持续紧张不能够放松,张弛失去调整能力。有几个特点,一是紧迫感;二是负担感,怕丢面子,争强好胜,生活工作和学习全部成为负担,体会不到生活乐趣;三是自控感;四是精神过敏;五是效率下降感。

   第三组是心理生理障碍。有睡眠障碍,头部不适,个别内脏障碍。神经衰弱病人难以入睡,诉说多梦,醒后不解乏。他们估计的睡眠时间和实际睡眠时间的差,是回顾性失眠。有的说整夜不睡,但是配偶总是听的打呼的声音,这是睡眠感丧失。原因,一是对睡眠过分担心和重视;对梦有误解;睡前思绪万千,对入睡时间估计过长;把白天不愉快的不适感归于睡眠障碍;许多人为失眠而烦恼实际是起了回避现实的作用,也可以是对睡眠的烦恼代替了现实生活的烦恼。病人白天打瞌睡,夜晚却兴奋不睡。听报告时容易睡觉,平时好打瞌睡,但是一上床正式睡觉,却没有了睡意。就象小孩子,零食不停,三餐不吃。神经衰弱的头部不适是紧张性头痛。

   神经衰弱的诊断。要和精神易兴奋和精神易疲劳相结合的纯粹形式,如同儒家“君子自强不息”,老子“柔软胜刚强”,都有一定道理。纯粹是特殊脾气,容易愤怒,容易急噪,容易烦恼。纯粹的失眠,这些都不是神经衰弱。但是神经衰弱症状的特异性低。

   神经衰弱的治疗,在所有神经症中神经衰弱的治疗效果最好,是因为它的社会功能受害比较轻,心理冲突比较浅,大多数人格不太偏。

   神经衰弱的心理治疗。主要不是向病人提供生物学解释,而是和病人一起体验人生。许多神经衰弱的病人,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是缺乏享乐能力的人。一般是有福不会享。他们的父母一般也是没有乐趣的“干面包”,他们从小受严格管教,追求快乐的动机没有得到培养,欲望受到压制。健康不是没有烦恼,而是有更多的快乐。

   许多神经衰弱病人因为好面子而形成症状。他们把丢面子归于神经衰弱,面子可以保住。如果能够把荣辱看得轻些,不良情绪就减少许多。事实上,许多病人受神经衰弱折磨后,逐渐也不争强好胜了,疾病就自然好了。但是,他们为疾病付出了巨大代价,往往需要20多年的疾病才能缓慢觉悟,科学的心理治疗可以缩短这个时间。

   神经衰弱是核心是心理矛盾和冲突,但是我们每个人回避不了冲突。如果我们敢于正视自己内心现实,用积极态度和有效行动去面对客观现实,我们就能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和愉快。这样我们就能够健康,反之我们就成为神经衰弱。

   烦恼本身就是心理冲突,没有人没有烦恼,有的人已经能够看到,烦恼和欲望成正比,于是极力压抑自己的欲望,这只能够使烦恼更甚,很可能变形。医生应该启发病人,烦恼和满足欲望的有效行动成反比。一个人的烦恼与其说是取决于尚未满足的欲望的强烈程度,到不如说取决于生活道路上欲望满足的过程。一个人体验到自我满意越强烈,烦恼就越少,尽管未满足的欲望没有减少甚至有增加。烦恼就是和缺乏有效行动结有不解之缘。少年时,受父母的过分约束,头脑都是禁忌,很少有积极追求快乐的行动,或者不能够体验生活本身的意义,但是成年了,为什么不来一次自我解放呢?!只要无害他人,追求愉快是我们每个人的神圣的权利

   易激惹是冲突性情绪,是长期压抑的结果,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易激惹意味着对别人和对自己的不接受,不宽容。看不起别人就是对别人不宽容,发脾气后后悔和自责,是对自己的不宽容。和神经衰弱的人讨论人际关系往往最有启发性。心理治疗的人和病人要共同追求这样的愉快,通过坦诚谈话和相互理解使双方得到愉快。一般说,神经衰弱的人的毛病就是手段不能够目的化。和他们没有道理可以讲,只有和他们共同体验人际关系的快乐。

   药品对神经衰弱的紧张和易激惹有好处,但是不能够解决烦恼。短期效果好,长期没有效果,而且容易形成药品依赖,长期服用危害更大。如果有好的效果,往往还使病人成为误会,神经衰弱只是医疗问题,不是人际关系问题,而不去努力解决核心问题。追求药品实际上是回避行为,为了暂时利益,损害长期利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