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恐怖症中的回避策略

(2007-09-03 18:19:52)
标签:

随笔/感悟

健康/保健

分类: 心理文章、心理故事
恐怖症中的回避策略 

恐怖症中的回避策略

吴剑

2007-9-3

   老S是位根据医院信息介绍,来心理咨询的。

   他这些年来,常常在人多的场合感到紧张,恐惧,不安,害怕,象公共汽车,电梯等。还伴随口干等不舒服感觉。如果能够吃上半片安定,这些问题会消失,甚至不会出现。他的这些问题不是总出现,有时候感到压力大时,出现得多些。如果将要出差,就会提前出现这些情况,而且在路上一般就会出现。压力大时,十分难过时,偶然会出现回避。

   当然,老S这些情况,有可能是焦虑,或者恐怖。如果说恐怖的话,他有特定的场所才出现,而且有植物神经系统问题,并且有回避行为。老S的回避行为不明显。所以,实际上焦虑明显,恐怖不明显。

   回避策略是许多心理应对策略中的一种。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需要,遇到危机和挑战,要么迎接挑战,要么逃跑策略。迎接挑战是种积极的应对策略,逃跑和回避则是消极策略。偶然的消极应对策略也是正常的行为,如果我们遇到的挑战和危机太强大,或者我们没有积极准备好,或者预见到必然失败,大多数会采取逃跑和回避策略,“敌进我退”,“三十六计走为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们说的策略,不是战略。策略性的回避是为了战略性的前进,是为了打有准备之仗。如果是战略性的逃跑和回避,那如果挑战是不能够绕过去的,又必须面对的挑战,仍然逃跑和回避,那将对人的根本利益产生影响和危害。如因为我们怕人,而不去交往,那将损害人际关系,甚至封闭自己在家庭里,就严重损害社会功能。老S没有产生严重回避行为,所以不是神经症,如果有这样的回避行为,那就可以诊断恐怖症。

   其实我们人类面对危险和挑战,都是在进行判断分析,比较实力,然后对结果进行预测。迎接挑战可能是个积极的应对策略,但是未必都是正确的,如果危险太大,挑战严峻,准备不足,那么去积极应对实际上是冒然行为。要么就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太高,要么就是对危险估计不足,这样就会把自己置于危险中。所以正确的形势判断,才能够产生正确的行为。心理问题的人,差不多总是把危险估计得太多,这就是总是想到万一怎么样,不想到9999怎么样。总是把自己能力估计太低,这是种自卑情绪。

   所谓策略性回避,那么就应该是临时使用,暂时采取,不能够作为常规武器。我们应该认为,人的成长和成熟,是在不断迎接挑战中进行的,我们一次次逃跑,但是我们不能够回到母亲的怀抱和子宫里去。面对挑战,我们策略性回避,然后就是应该积极准备,分析形势,积极思考,有效应对。这样的话,我们的智慧就在增加,我们的经验就在形成,我们就能够不断成长成熟,因为成长是必然的,所以积极的态度是人生的基调。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积极的应对策略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偶然的消极应对策略是个智慧表现,长期使用消极应对策略则是心理障碍的表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