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疲劳
吴剑
2007-8-27
W已经失眠10多年了,他很痛苦,苦闷。主要是入睡比较困难,自己从来没有感到睡好,没有精神,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这些和他的工作特点有一定关系,因为他经常夜班,这容易形成睡眠节律紊乱,现代人既享受电灯的生活,也享受夜生活,但是随之失去了香甜的睡眠。
W已经是人到中年,但是还是一个人生活。当然他不愿意承认单身生活和睡眠有什么关系。但是从这些情况,可以分析出他属于敏感,急噪,完美的性格。其实他的条件不错,大学毕业,比较好的工作,还有一定的领导职务。婚恋的不正常不成功,当然和他的完美主义性格有一定关系,就是对婚姻太追求完美了,就容易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如果完美主义性格用在睡眠方面的话,也就不容易睡眠了,因为他不能够以享受的态度对待睡眠,这个上帝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W是个工作要求很高的人,属于那种认真工作的。这没有什么错,我们应该努力工作,认真工作,但是如果用工作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的话,就麻烦了。我告诉他,认真工作,轻松生活,是个比较好的人生态度,而不能够用工作的态度去生活,当然他也不会用生活的态度去工作,如果那样的话,就是高手了,就是快乐工作法。他能够笑纳生活不能够认真的观念。
他说他很疲劳,我说疲劳不见得是坏事情,疲劳是人体的信号,它告诉我们需要休息了,因为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如果人没有疲劳感,人就会象机器一样拼命工作,最后就是衰弱而死亡。就象人类没有痛觉一样的,就不知道危险的到来,就必然生活在危险之中。人类为了应对危险,出现应激的反应这是正常的,如果危险消失了,随之的应该是放松。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危险已经不多,但是挑战、危机和压力更不清楚,更弥漫,更模糊,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应激的情况下,既不能够有效应对,也不能够放松处理,慢性疲劳就形成了。它和简单的身体疲劳有区别,而是大脑和心理的疲劳,睡眠往往就成为了替罪羊。我们不能够否认,W有人生追求,而且欲望还比较强烈,但是又不能够很好实现,人生策略上又不能够及时调整,这样的疲劳就伴随着他的生活到现在。
我说治疗睡眠障碍,治本的方法是建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治标的方法就是用安定药品,和放松训练等。睡眠说是个心理疾病,但是更象人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