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疏堵
--心理痛苦是我们成长的动力
吴剑
2007-8-20
我还以为她是个男孩子,不是小G的母亲说的话。
小G是马上就要上初三的女孩子,15岁的她学习成绩非常好,而且基本上没有用力气,她还是班上的干部,如果这样,不知道有多少家长高兴,学生高兴呢,但是她却烦恼很多,就是一个字:堵。
她的学习成绩好,而且一直比较稳定,最近偶然有个女同学,十分用功,考了个第一,小G只能够屈居第二,争强很胜的小G,感到失败、挫折、难过,负性情绪严重时,在家发脾气,心理堵,头闯墙。小G也有同学是好朋友,这就是友谊,但是最近她感到好朋友欺骗了她,使她心情很郁闷。还有其他使她难过的事情,如发现老师表扬自己比较少,她不希望学校公布成绩,因为这样会引起别人议论等。
小G家庭不错,有身体过敏体质(这些也是心身疾病,是敏感、多疑、完美性格的一部分),身体健康,爱好不少。
当然,目前的状况还不是心理障碍(这里我解释一下,心理上不叫疾病,因为疾病是定量分析,如糖尿病就有血糖异常,并且有客观标准;心理上只叫障碍,障碍是个定性分析,因为痛苦的感受,我们无法进行客观定性),她只是心理问题,如果到障碍的程度,必须有社会学影响,如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她只是心理感受不好,生活质量不高。
小G所说的堵,实际上就是焦虑感。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分析到原因是挫折感和性格缺陷。但是挫折感的出现,是因为她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她存在完美主义,期望值太高,对结果太重视,多少有些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的基本情况就是资源不多,人口不少,竞争必然。但是自我的目标应该合理,应该现实,如果标准太高,实际不利于自己,因为这样会影响心态,反而竞争力会下降。同样,社会竞争不是简单的分数竞争,而是全面竞争,包括情商、性格等。再说在班上第一,在南平呢?在福建呢?在中国呢?如果这样的失败都不能够承受,未来还能够成就什么呢,人在顺境时,容易过去,但是真正成功的人更会遇到许多逆境。所以我要求她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值,这样才能够有个好的心态,才能够取得更好成绩。
如果出现心理堵,我们可以比喻成为暴雨后的洪水。首先要解决上游来水问题,如果期望值调整,上游植树造林,就会来水减少,下游就安全了。如果出现了洪水,还要合理排洪。洪水宜疏不宜堵,因为相当于心理压抑的堵,对人的心理危害更大。合理地,按照规则地,适当升华地发泄的完全必要的,也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我们说过,情绪发泄有二个基本原则,就是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还要学习适当的情绪表达方式,许多人就是觉得难过,但是不会要语言表达,结果自己不理解,别人更不可能理解,问题反而加重。许多心身疾病就是不适当的身体表达方式,就象夫妻吵架,有人胃痛,实际上就是情绪的胃部表现,核心问题是心理矛盾,不会表达,而去用胃这个情感器官去表达,那是基本表达。身体语言的表达,不仅包括疾病,头闯墙,打自己也是身体表达,但是仍然是不健康的,许多歇斯底里就是这样的表达方式,只不过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了。最高层次是艺术的表达,就是徐志摩失恋后,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最高方式,是被自己理解,被社会接受的健康方式,我们这里就可以看到,许多艺术家的成功,实际上就是自己情绪的语言艺术表达,结果还和他人产生许多共鸣,他们的语言表达了,读者有同感出现就认可了,这些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是也是非常困难的。
我的话,小G理解不少,但是只是理解肯定不行,还需要去行动,因为行动了,才知道这样认识的好处,得到好处就会成为习惯,成为习惯就会成为性格。所以,痛苦往往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就是寻找痛苦原因,努力改变痛苦,完善自己性格,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