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蹂躏中的邓丽君
--谈艺术的平民化和平民化的艺术
吴剑
2007-6-12
早晨,到医院食堂吃饭,一辆破旧的小货车,拉着作呕的泔水桶停在眼前,乌黑、邋遢、很丑的男人走下了车。然!优美、婉娩、动人的邓丽君歌曲传来,我很学会,寻着方向而去,原来是从这辆车里传出来的,哀!
过去的艺术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现在没有这样的艺术分类方法了,艺术家没有能力去弄潮,去领先,大多数艺术家已经成为乞丐,为了得到收视率,排行榜,他们献媚,讨好,恳求大众。当然,大众也有享受艺术的权利,但是,这样的艺术,是什么艺术呢?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殿堂的产品,听到贝多芬的交响曲,就想起来维也纳金色大厅,听到中国的“高山流水”,就联想起,在昆仑山山巅,哲人对话。过去的艺术只是极少人享受的玩物,以后成为社会精英的文化生活,现在它走下了神坛。然!不仅下得了厨房,而且进入了厕所,走进了牛棚。我们心中崇高的东西,就这样被我们摧毁,糟蹋。我也不是要求,每每听高雅音乐,需要沫浴更衣,心怀崇敬。但是我们至少也不应该这样毁灭我们心理的崇高,至少也要规定一下,穿背心,着拖鞋者,不得入星级酒店。也规定,不敬者,不敬时,不敬地,不听有些音乐,因为这些差别,使我们感到神性,神秘和伟大。
市场经济中的音乐商品是层出不穷,无限复制。过去的时代,我想要听邓丽君的歌曲,唯一办法就是请邓丽君到这里唱,我们去他那里听,每次都是唯一的。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邓丽君只要把最好的歌唱了出来,成为唱片,磁带,光盘,就可以使无数人去随时随地享受,我每当坐在办公室里,打开计算机,放出音乐,就有邓丽君给我唱歌,就有梅钮因给我拉琴,我享受这过去皇帝一般的生活。然!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大打折扣,本是震撼灵魂的音乐,也感到那样轻浮。就如同,过去夏天才有的黄瓜是多么香甜,现在四季都的黄瓜那么无味。过去的爱情和性爱是那么动人和神圣,现在的闪恋及厕所一般的性发泄是那么动物化。
时代不同了,我已经老化,看来需要更新。身份不同了,自己看似清高,其实也很普通。艺术是人民的,但是人民没有艺术,这话也不对。反正有些看不懂,弄不清,看来紊乱,迷茫,不和谐,正是我们现在社会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