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者生存未必发展
吴剑
2007-5-25
我们大家都知道适者生存的基本道理,但是我们如果把这句话进行分析,道理是越来越深刻了。
适者是生存的基础,虽然也是发展的基础,但是不见得是能够发展。许多人不知道,健康有二个标准,一是生存标准,二是发展标准,所谓生存标准就是活着就是成功,所谓发展标准,就是人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成功、想法、快乐、满足和实现。生存标准是低标准,是经济条件落后情况下的标准,发展标准是高标准,是经济发展后的标准。一个人不同情况下,不同时期也有不同标准,国家也是这样的。就象过去我们首先解决生存的温饱问题,然后是发展的小康问题。
我们的环境是复杂恶劣的,我们的世界是变幻莫测的,这些对我们的形成提出了挑战。但是如果解决了生存问题后,生存就不再是什么追求,就会产生比较高层次的需要。这时候标准也就变化了,提高了。
我们都说现在许多人不能够适应环境,这些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很可能落为低层。但是大部分人在解决生存后,却不能够很好地发展。有的人甚至生存得很好,适应得优秀,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他们仍然有可能成为适应良好的奴隶。这些人我们如果仔细看起来,周围比比皆是,但是这些人不好看清楚,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知道。他们可能有金钱,但是不富有;他们有学历,但是没文化;他们有婚姻,但是没爱情;他们有药品,但是没健康;他们有知识,但是没智慧;他们有美味,但是没胃口……。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拼命适应环境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失去了自我。他们可能是个好领导,好医生,好丈夫,好兄弟,但是没了自我的人绝对不是完整的,充分的。我们每个人在发展自我的同时,往往是经历适应社会,表现个性,个性和社会和谐的过程。适应社会良好的人,往往没有了个性,没有了个性的人,就没有了自我,就往往成为社会的螺丝钉,社会的机器人,这是自我和个性的悲哀。当然,可能会出现有个性的人不能够适应社会,甚至成为社会的失败者,格格不入的另类,适应社会的过程是痛苦的,适应社会后的表达个性过程也是痛苦的,然二者和谐处理好,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们希望的自己,是良好地适应环境,又能够充分地表达个性,这样的一种高度和谐统一的状态。如:我们大家都穿衣服是适应环境,同时我们的衣着有特色和个性。如:我们的思想符合社会的主流思想,但是同时我们的思想又有特点和差别。
这是个复杂而又深刻的问题,说起来不容易,做起来更困难。但是我想人在解决生存问题后,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因为那是生命赋予我们的使命。平淡、平静、平和虽然感觉不错,但是这绝对不是生命追求的目标,而是生命在追求意义过程中,或者对生命结果的从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