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医院面临安乐死
吴剑
2007-1-25
今天上午,去了一家企业医院,我们双方准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已经试运行一年了,但是效果不好,需要为今后做出合理安排。
企业医院的医疗资源占全国的30%,但是在企业改革后,他们的命运不妙。规模很大的医院,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的医院还能够生存,但是大部分中小医院命运痛苦,有的就破产了,有的交地方了。这是当时企业办社会的代价,问题是这样的代价需要这些医院,这些医院的医务人员承担。
南平市有8家企业医院,几年前全部交地方,因为实行了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所以大部分企业医院的退休人员有了着落。但是医院交地方后,资源明显浪费,人员明显流失,设备无法购买,技术不断下滑。特别是地方卫生主管部门把他们当后娘生的,企业不管了,地方不问了,他们成为没有娘的孩子,可怜啊!我过去就和他们说,未来就是安乐死!
我们医院为了发展,看中了他们的资源,因为他们还有些房子,人员,病人群,想利用我们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共同的发展。我们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帮助管理,进行培训,派出专家,协助宣传,免费进修,联系体检等,我们真诚地帮助他们,我们在压力的情况下,坚持了一年,我们希望有个发展。
但是,一年了,情况仍然不理想。我们派出医生到居民家里,帮助进行健康管理,但是居民不认可,看来非要等到居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以上才能够接受,因为那时才重视健康啊。我们帮助发展项目,但是医院内部矛盾比较严重,为了权力,为了利益,唯恐失去什么一点点利益。他们又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思进取,唯求小安,哪怕少拿一点点钱,但是就是不想干活。还有人才也流失得差不多了,优秀的都走了,不优秀的还留下。再说管理者,性格懦弱,没有眼光,更无魄力,我们的计划无法实施。我们还想利用这些资源建立社区,建立西区医院,建立养老医院,这些都不可能实现了。
我为他们的命运担心,我为这样的医院的未来担心,但是他们不担心,不改变,就是努力去维持现状,看来安乐死是个好办法,看来他们慢慢被社会边缘化。既然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够选择暂停合作,从长计议吧,实际上就是退出,继续观察。
因为制度是原因,我们的计划经济造就许多企业,单位和人员,甚至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和命运,命运固然的强大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服从命运安排,不去努力改变,不去抓住机会,我觉得就已经不可救药了。残酷的社会,就是这样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