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诊断要慎重
吴剑
2007-1-25
下午,朋友带了个学生来心理咨询,朋友对学生还是很负责的,值得我学习。
小C,是个17岁的初三女学生,来自农村,在学校学习的压力非常大。出现头昏,好幻想,很难分清楚现实和虚幻,经常出现大脑空白,因为这些情况,看书和学习都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感到投入不了,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目前情绪还稳定,没有睡眠问题,而且好睡觉,饮食也正常,人际关系也可以,自认为性格比较内向。
一般女孩子,进行心理咨询时,首先需要了解月经情况,因为许多月经紊乱的人,心理也容易出现情况,严重的可以出现周期性精神病。小C初潮开始后,月经就不正常,而且上述情况和月经紊乱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我建议她先看妇产科,先进行调整月经的治疗,如果月经调整好了,症状消失就好了,如果不好,再进行心理咨询。这个考虑,也是基于心理学诊断是个排除性诊断,必须排除生理疾病后,再去诊断心理疾病。
其次,中学生,特别是女中学生是好幻想的年龄,是花季雨季,爱做白日梦的年龄。如果有一点点幻想,并且不影响学习,置之不理,就不属于心理问题,过了这个年龄就好了。如果不消失,持续时间很长,程度明显严重,就可以考虑心理疾病。
小C有陌生感,隔膜感,非真实感,大脑空白感,这个症状称为人格解体,这是个非常复杂的症状,可以很严重,可以很轻微,严重起来就是精神分裂症,中等程度就是人格解体神经症,轻微的情况就成长期的情况。我们知道青春期是人生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身体的快速发展,并且发展和心理发展不平衡,认为自己不是自己,认为自己身体在变形等。我们作为心理医生,一般都孩子的诊断都比较慎重,可以从轻微的疾病开始考虑,如果进行治疗的效果不好,再去诊断严重疾病也可以。如果是精神科是医生,他们的诊断流程就和我们心理医生相反了。我觉得对孩子的诊断要负责,如果不是精神分裂症,却诊断精神分裂症,孩子就毁了,因为这些治疗是不同的。精神病医生一般都带有色眼镜,但是我们中国如果诊断精神分裂症的话,社会存在比较严重的歧视,这是不人道的社会陋习和无知。
所以,如果孩子的问题诊断不清楚时,更加应该慎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