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忆事(二)
吴剑
2006-12-29
昨天晚上和我院健康过来中心主任去吃饭,路上说起来他小时候的事情,我深有同感,因为他父亲就是我们医院的老院长,他从小时候在医院里,我小时候一直也在医院院子里生活。
我小时候确实没有受过饥饿的痛苦,所以现在才能够长这样高。因为我母亲在医院里工作,农民认识一个城里人是很荣幸的,他们还送许多吃的特产。什么米、油、菜、鱼等。过年过节更是不缺乏。那在长身体的时候,我和我弟弟都特别能吃,放学一回家,家里的饭锅的饭一会儿就不见了。我们还说起那好吃的饭,就是青菜末和米烧成的菜吃(老家的说法),然后拌上猪油,那才叫香,可惜我已经多年没有吃到了。
当然,农民送东西,我母亲也会帮助他们,我母亲一个人在手术室工作,也是护士,也是麻醉师,也管计划生育。在那计划经济时代,票证就是特权,生个孩子可以发半斤糖票,那个希罕。当然可以剩下一点点糖票,这样我母亲就可以做些人情,农民千恩万谢的。
我母亲有许多朋友,她也喜欢帮助贫穷的人。农村的人没有衣服穿,没有鞋子穿,我和我弟弟已经穿破的衣服和鞋子,也就顺便顺给他们,他们也当成宝贝,那个时代不容易啊。我记得,我母亲有个农村的贫困朋友,是个女人,她有一儿一女,家里很穷。那时我母亲在手术室工作,有不少手术,这就有个另外的权力,就是手术时,如果病人需要输血,就可以专门叫她来卖血,这可是天大的人情。她会气喘吁吁地跑来,然后到我家大喝几碗盐水,再去卖血,拿到几十元后就是感谢又感谢,她就可以给一家人半年生活了,哎!
我母亲还有个朋友是食品站的,就是卖猪肉,那时也需要票卖肉,一般只有半斤而已。每次都是我去买肉,母亲都已经说好了,他就给我最想买的一块,而且份量肯定在足足的。另外,因为那时油水不多,我还可以在冬天,到那里买上几斤猪骨头,然后就是回家用煤球炉,熬上很长时间,一大锅的骨头汤就放在那里,烧菜时放上几勺,味道也鲜美了,油水也多了。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大家都没有那样的感觉了。同时,那时菜的味道也特别好,现在,怎么样也没有那个味道了。一是饥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二是现在的菜味道确实差许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