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
直言
《健康报》2006.10.19
作者:安晏 吴剑
中层管理者也需管好用好
日前,某国企医院的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医风办主任集体“另攀高枝”到一家私立医院,原因是他们的待遇过于低下,一些工作了20多年的“元老”,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及那些刚去临床的“晚辈”们高。为此,大家一气之下实施了集体“跳槽”行动。
近些年来,各地蜂拥而起的私立、合资等非公立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这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对老百姓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也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更加快了医疗机构人才流动,促进医院管理升级。不过,在人才流动中,我们常听说一些具有医疗技
术的医务人员“孔雀东南飞”,至于医疗机构内管理人员“出走”还极为少见,更别说集体“出走”。
人才是兴院的根本。不过,在对待什么样的人员是人才这个问题上,由于一些医院领导理解较为片面、狭隘,他们总以为医务人员会看病,可以直接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这些人是人才。而院内管理科室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行政工作人员不会给医院创收,就不能算是人
才。甚至,还有院领导将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视为“吃闲饭”的。于是,医疗一线工作人员的奖金分配、个人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一大步地往上蹿,而工作在管理部门人员的待遇却往往几年不动,这势必会挫伤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工作主动性。
人才兴院、管理强院。可以说,医疗机构行政管理人员是架设在院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一座桥梁,是院内制度的执行者、质量的守护神、安全的监督者、发展的推动者。院内各项规章制度要靠管理人员去贯彻、去监督、去落实。从一定意义上说,医院管理人员素质与积极性高低,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能力、水平,发展影响较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医疗机构的领导,一定要树立管理人员也是人才的理念,在医疗长期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学习、培养及管理力度,其中也包括给他们提供施展管理才华的舞台,提高他们的待遇,激发大家的管理工作积极性等等。
“看病累”是因服务不到位(吴剑)
有位城市的市长近日提出了“看病累”的说法。仔细分析起来,确有几分道理。某种意义上说,看病累也是看病难的一种表现,但是对于很多患者,“累”是他们来医院看病时的切实感受。
“看病累”大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病人看得累。医院分科是越来越细,专家、名医是目不暇接,检查设备层出不穷。尽管现代化的标识规范美观,导诊小姐的微笑甜蜜,但是病人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或农村病人还是看不懂或看得很累。如果再加上医生的“天书”,病人就差不多成了“文盲”。
病人记得累。医院的现代化检查很多,外国字用得也不少,检查报告单非得专家解释病人才能好像有一点点明白。药品的名字更是名目繁多,眼花缭乱,不说病人记不住,就连医生心理也嘀咕。
病人钱花得累。花钱看病,天经地义,现代化真好,医院用卡来代钞票,老百姓看病频繁换卡,频繁补交,电脑就有点像吃钱的老虎机,而且时时还出错。医院收费标准和价格也是变化多端,稍微不留神,就被多收,分解收了,一不长心眼,就发现与外面药店或者其他
医院不一样。
现在的人工作很累,生病更加受罪,如果再加上看病也累,无病之人也会被折腾成病人,小病也要被折腾成大病。病人呼唤:在解决看病难的卫生资源问题、看病贵的医疗价格问题的同时,也要关注看病累的医院服务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