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自己的魅力
吴剑
2006-9-4
上午一名留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他需要一次发展心理咨询。所谓发展心理咨询就不再是疾病心理咨询,而是为了个人更好地发展进行的咨询活动。
已经留学几年了,学习优秀,生活适应,但是感到不能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的环境,回国后不愿意离开家,也有几个好朋友,去了后感到很孤独,没有归属感,是不是“回国综合症”啊,他说的新名词很有意思。
是的,我说我开始做心理医生时,就给许多留学生做过心理咨询,有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说起来很有一点点经验。随着中国进入世界,世界认识中国,人员来往多了,沟通交流多了,但是问题也多了。所以才出现,留学生,出国人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国内许多,甚至出现文化休克,自杀等危机。
心理问题实质是人生观问题,是文化问题,这在文化冲突,文化摩擦时更加明显,在国内教育越长,文化印刻越深,问题反映越严重,小学生出国,出国后的二代(BBS),就不很明显。中国文化的冲突很不明显,具有比较好的适应性和弹性,穆斯林的性格容易极端,911后就明显表现出来。
在学习困难,生活适应等问题解决后,就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如文化融合问题,社会归属需要,这是自然的,因为人有需要。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时归属感的需要就特别明显。因为离开国内,就意味着过去的交往群体的割断,渴望新的交往群体的建立。
他继续说,开始时,自己很积极,很主动,但是发现效果不好,信心受到打击,最后还是回到中国人的交往圈中。虽然也进入了他们的宗教范围内,但是感到不冷不热。虽然也看到同学们进入社会下层中,但是总是感到对自己不合适。
确实是这样,不同民族的民族性格,决定了其交往方式不同,中国人是热水瓶的性格,外面冷,里面热。外国人,外面热情而礼貌,里面保守而排外,特别是外国的中产阶级。因为中国人的集体现象比较明显,外国人的个人倾向比较提出。这既有中国人不能够适应外国,也有外国人不能适应中国的情况,象上海出现的流氓外教事件就是这样的,他认为和中国女人的性行为是他个人的事情,只要二人快乐就可以,他愿意把自己的事情告诉别人,也是他的事情,不必和社会及文明联系起来,所以才出现文化冲突,中国人受不了。
我想提出几条建议:
一、
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人的基本需要,一个人的成功,需要身体健康,能力很强,性格和谐,交往良好。所以,作为留学生,学习是重要的,但是成功条件也需要人际关系,就是国内也需要这样。
二、
留学生建立外国的人际关系资源有利于自己成功。到国外去学习,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外国的人际关系圈,这对未来的成功是重要的资源,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是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值得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成本去处理好这样的关系,这符合自己的战略利益。
三、
建立人际关系需要有力的工具。就是说,要别人喜欢你,需要一个喜欢的理由。共同爱好是平台,展示自我优势也是很好平台,不能够为交往而交往。如自己年轻,朝气就是优势之一,利用外国人渴望了解中国文化的好奇心,就是优势之二。而不是简单的你想成为外国人,而是在适应的前提下,充分展示自我的魅力和优势,如中国的饮食文化,武夷山的茶文化等。
四、
扩大交往范围,选择合适交往定位。不仅要和社会中,高层次人员交往,而且要学习和社会不同层次人员交往,然后选择自己交往的合适定位。
五、
交往要有勇气和胆量。简单地说就是要进行男人性格教育,要进行厚黑学教育,男人的核心就是进攻,不怕失败,我们渴望和别人交往,其实别人也渴望和我们交往,所以我们更应该主动些,不要怕失败,要有争取好的学习成绩一样的持久能力。
看来,我需要开设留学生心理培训班了,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