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心理
庐山心理卫生专科医院院长吴剑
一般称中学生的恋爱为早恋。中学生的早恋是性意识朦胧期,大学生恋爱是性意识的体验期,职业青年的恋爱是性意识的实现期。
首先应该承认中学生的早恋也是一种自然现象。过去中学生恋爱少,现在一般高中毕业时不少已经恋爱上,初中生就已经眉来眼去,甚至有些小学生就开始传纸条。早恋已经是中小学的普遍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早恋的原因有人生理发育年龄在提前,由于营养状况的改善,学生身体状况的进步,少男少女的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都提前,大量的滋补食品药品又加速了青少年的性早熟。各种传媒使青少年性意识启蒙期更加提前,耳闻目濡,多见不怪,就开始过早的尝试。青少年的社会交往机会增加,社会对青少年异性交往采取了宽容和默许的态度,甚至有的青少年认为早恋是自己能力的表现。使早恋比过去增加。
早恋总的来说是弊多利少。因为早恋一般失败率高,除了青梅竹马,一般恋爱越早,首次恋爱失败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可能少年生理成熟度高,而心理成熟度低,还不知道恋爱的责任感,不会对感情负责和感情的运用,其感情的深刻程度也不足。早恋一般又多单恋,单相思,常常引起心理问题。恋爱仍然出现感情之运作和冲突,干扰了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相互鼓励,成绩提高的恋爱学生比较少,成绩下降的更多。由于青少年早恋,性冲动性比较强烈,精力旺盛,好奇心理,自制力比较差,常常产生偷吃禁果,过早的性生活体验,对今后青少年的想心理发展相当有害,在性活动中,使用了避孕措施又说明这对恋人对性的成熟,老练和有准备的偷情,虽然是负责的态度,但是心理上已经不再单纯。甚至可能走向犯罪的反面。如果不使用避孕措施,则更加容易早孕,堕胎,早产儿,私生子和出现性病,在美国少女的私生子大多数是性解放的结果。这种性行为的后果常常会导致心理障碍,以后的婚姻容易失败,甚至出现二同时自杀的行为。
对青少年早恋,应该采取适当措施。首先本人应该以学习为重,不主张早恋,更不应该有恋爱后的性行为,父母不应该用单纯高压的手段,否则只能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通过相互沟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让多余的精力释放到有益的娱乐活动中去。父母把孩子同异性之间正常的交往接触,区别于早恋,健康的异性接触是有益的,有利于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学校应该进行青少年性知识,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的教育,以杜绝黄色文化的泛滥之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