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2006-06-02 21:03:23)
标签:

健康/保健

分类: 医院管理、发表文章

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找准自己的定位

  在当前的医疗改革进程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尽管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了。卫生部部长高强日前强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方面。但依靠什么来纠正医院过分注重收入的行为呢?部长没给出具体的答案,只是强调要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笔者认为,要扭转医院趋利行为,除公立医院准确定位外,主管部门也须找准自己的定位。

  眼下,许多公有医院都在向世界先进行列看齐。医疗仪器越引进越先进,药品越新越喜欢使用,医疗人才和技术,也是学历越高和项目越新越好。这样一来,由于服务成本加大,而政府的投入有限,于是,医院自然放开手脚向患者获取大量利润,然后再用来追求超前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脱离国情,也偏离了公立医院的性质。而对于管辖医院的主管部门,看着自己管理的“孩子”楼越来越高,仪器越来越先进,高技术人才越来越多,自然会有一种政绩感,对医院过分注重经济行为,管理起来难免“手软”,甚至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和整改精神也落而不实。

  以往,我们的医院为什么公益性突出?就因为大多数医院的定位是正确的,是为普通的老百姓看病,选择的治疗方案自然平民化。

  所以,改革医院过分注重收入的行为,需要医院准确进行定位,坚持医疗服务面向普通百姓,也需要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给以合理的引导和管理。毕竟,医药行业市场化不是原罪。但有一点不应该忘记,那就是公有医疗机构必须为占大多数的普通百姓服务。

  政府有责监管民营医院

  最近有一种声音,是把医院市场化的副作用归结于民营医院,把不诚信甚至把医疗广告的问题,也归结于民营医院,这实在是一种误区。

  民营医院基本上没有什么话语权。它的诞生并进入医疗行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紧缺的困难,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了竞争的气息,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当然,民营医院也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急功近利情况严重,广告违规较为普遍等,这一方面与民营投资迫切需要回报,以及面临竞争压力大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卫生部门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力度不足,卫生政策动向不明,以及关爱度较低有关。

  作为民营医院,其投资获利的要求没有错,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出发点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政府有没有对这些自私自利的行为给以适当的引领,避免其产生不利的影响。

  目前,卫生改革正处在十字路口,在政府资源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和民营资本进入卫生行业,仍然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明显,决定了政府对民营医院的监管力度必须加大,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不断地变为规范和成熟。

  有这样一个流行的广告语: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责任。笔者认为,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政府和民营医院的关系上。民营医院虽然已经诞生了,但它毕竟还处在“孩童”期,需要有个成长过程。因此,政府作为“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引导、监管,使之对社会和人类健康有较大的贡献!

 

发表在:《健康报》2005.12.15

转摘在:中华精神卫生网

转摘在:新沂卫生局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