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景德镇
标签:
杂谈 |
一提起景德镇,人们往往就会想到陶瓷。许多人知道景德镇生产的陶瓷闻名天下,但不一定知道景德镇在什么地方。可见,景德镇比江西知名多了。
景德镇与中国的英文名有联系。据说,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明朝的时候,大批中国瓷器产品开始输往西方世界,特别是江西昌南镇(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在宋真宗景德年间改名景德镇)的瓷器很受欢迎。那个时候,欧洲人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波斯人称中国的瓷器为chini(昌南地名译音),欧洲商人在波斯购买中国瓷器也同时把一词带回了西方,后来把chini改为china,并把生产china的中国也一并称为China。
当然,也有人对此说法持异议。说是英文China起源于印度古梵文“支那”。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原义为“智巧”,是外邦对我华夏之称呼。明代中国瓷器贩运到欧洲,称其名为Chinaware,此处ware应是瓦之译音(陶瓷产品古称瓦器),汉译应为“支那瓦”。支那瓦者,中国瓷也。把China放在
ware之前,可知China用为中国国名早已有之,并无瓷器之义。
我不是学者,对此无研究,China一词由何而来,我无从判定。但我是宁愿相信China来源于陶瓷的说法。
景德镇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齐名。景德镇位于江西东北部,是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区。这里盛产瓷石和高岭土,景德镇产的高岭土品质非常好,用它生产出来的瓷器品质上乘。“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景德镇瓷器的特征。第一次来景德镇,我和大家一样,兴趣都在陶瓷上。
我们来到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参观,探秘景德镇千年制瓷的历史。这里保留了世界遗存的唯一一座传统的大型蛋形柴窑——清代镇窑。镇窑为中国传统陶瓷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由于历史上景德镇烧窑的主要燃料是松木,所以也叫“柴窑”。在一个个制瓷作坊里,200多名传统制瓷老艺人为游客现场演示传统制瓷技艺,包括泥料炼制、拉坯圆器、晾坯晒坯、青料乳研、青花绘制等。我们看到,艺人用手转动辘轳车,用灵巧的双手在瓷土上弹拨着美妙的旋律,一只只、一件件充满生气的碗、盘、杯、瓶就神奇般呈现在游客眼前,我们不禁会发出“巧夺天工”的赞叹。我想,对陶瓷有研究的人不会多,但大家对古窑生产出来的精美瓷器都赞叹不绝,终于有团友禁不住诱惑,花巨资买下一套十二生肖碟盘。这可是独一无二的大师级作品,值了!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还创制了各式瓷乐器,有瓷瓯、瓷编钟、瓷管钟、瓷磬、瓷鼓、瓷二胡、瓷中胡、瓷笛、瓷箫、瓷葫芦丝、瓷贝司等,由多名演员组成瓷乐团,为游客演奏中外名曲和地方乐曲,非常有特色。钱其琛为此欣然题词:“奇瓷神韵”。
参观完在古窑民俗博览区,我们就直奔市区,看看瓷都的风貌。景德镇市区主要街道都开有瓷器商店,最集中的是瓷器一条街,规模很大,各厂家都有自己销售店。进入瓷器世界,品种多不胜数,而且工艺精美,质量上乘,大家都看得眼花缭乱,件件都想买,可惜银子有限,大部分人只买了便于携带的小玩意。短短的半天时间无法探究景德镇的全貌,要想买好瓷器,一定得专门来景德镇才行。当然,还要带上足够的银子!
前一篇:我的博客今天1岁3天啦!
后一篇:江南第一奇谷——大鄣山卧龙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