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留意就会发现,在不少的大型综合商场,甚至在不少的机场,都能看到宝马服饰专卖店。
店面装修得非常豪华、气派,进去以后给人一种舒心、别致、富丽堂皇的感觉。货架上也挂满了宝马(BMW)牌的各种款式服装,上面标得基本都是天价。
如果你上宝马汽车的网站,同样也会看到宝马服饰的网页,会给你展示各种款式的图片,并且会明确标注规格。
服装的款式主要以(商务)休闲装为主,尤其高尔夫服饰居多。从款式和颜色上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BMW”的LOGO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其实,宝马做服饰也有几年的时间了,刚上市的时候,业界的争议非常大,形成鲜明的两大派:支持派和反对派。
宝马公司自己以及支持他们的人们认为,这是宝马汽车品牌推广活动的组成部分,没有什么不好。一来,提高“宝马”品牌在目标顾客眼中的曝光率,以更多的频次来刺激目标顾客购买宝马车的欲望;二来,所卖的服装也基本围绕目标顾客的身份和生活习惯来开发的,更是突出了“贵族体育”的特点,并没有背离宝马车的品牌概念,而且还能高价销售,不至于赔钱。
然而,反对派则认为,宝马汽车的这种举动必将适得其反,不仅服饰卖不好,反而影响宝马汽车的“高品质”形象,稀释其“驾驶乐趣”之定位,给竞争对手提供更多的品牌转换机会。因为,宝马汽车通过多年的经营,已经成为“高档轿车”这个品类的代名词,成为很多成功人士梦寐以求的好轿车。这样的品牌突然开发一个与轿车毫无相干的品类,肯定会让人感觉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几年过去了,这种争议其实并没有消退,在营销领域仍然不少人各持其见,无论是支持的声音,还是反对的声音,在不断的延续。
近几年,宝马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确实做了不少推广活动,不仅大力赞助一些体育赛事,还要赞助一些电影或相关电视栏目。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在冯小刚的贺岁剧《天下无贼》里“刘德华(所演的男主角)抢宝马”的情景。
这部电影上映后,在业界也引起了不少的反响,其中反对他们赞助这部电影的声音居多。反对的原因就是,刘德华在《天下无贼》中演的是一个贼,“贼开宝马”,这多少对宝马车的品牌联想没有好处。
然而,宝马并没有因为这些声音而改变过他们的做法,服饰照样卖,赞助照样搞,似乎一切都在照常进行。
也许,宝马认为“高档轿车做服饰的不是我一家,奔驰也做,他们能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是的,其实奔驰也做服饰,我在新加坡就看见过奔驰的服饰专卖店,做法跟宝马大同小异。
所以,争议就越来越大了,到底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呢?笔者在此想听大家的高见:
第一,
宝马(包括奔驰)为什么要做服饰?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第二,
假如这个举动对其品牌的负面影响大,他们为什么还在继续做?
第三,
假如这个举动对其品牌推广有正面作用,那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作用有多大?
注:本文所采用的图片来自宝马公司官方网站及相关网上购物店。
包.恩和巴图其它博文链接:
一个颇有争议的营销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