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业类 |
三、解决之道:规范流程,理顺机制
从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就得到明确的结论:简单的“1+1”就是不等于“2”。
那怎么做才行呢?如何做才能解决技术导向和需求导向的根本矛盾呢?
答案就是一句话:在坚持战略的基础上,必须做好后台的游戏规则。把这句话再往深展开,至少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规范流程,一是理顺机制。
1、规范流程。
首先要把企业的“人治”环境改变为“法治”环境,最大限度避免“独裁”;然后再进一步规范新产品开发流程,做到市场部和技术部既有分工,更有协作。
不少人会说:企业小的时候,就是要“人治”。我不反对这种观点,因为,我说的所有的话都不带任何极端思想。
我们死守一个观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环境,是否适合目前的环境。人家都“法治”了,你偏要“人治”,我也没办法。
新产品开发流程,也可以分很多子流程,即:创意筛选流程、商业分析流程、概念测试流程、新品研制流程等。其中,创意筛选流程是关键。
很多人认为,创意筛选是市场部的事情,与技术部无关。但在新品开发上,技术人员必须参与其中。他们从技术的眼光看消费者需求,紧密与先有技术和技术发展趋势连在一起,提出开发意见。
拿奶粉举例。市场人员发现,中国目前肥胖儿童的比例越来越大,将近有15%(假设)的儿童患肥胖症,而且每年以3%-5%的速度递增。于是他们琢磨,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加科学的营养,既让他们减肥,又让他们补充每日所需的营养。因为,他们认为肥胖不代表营养过剩,而是营养失调,肥胖儿童需要这种产品。看上去是个好需求,把市场也细分得非常专业。
然而,技术人员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让他们减肥也可以,补充营养也可以。但是,两者不可兼得。因为,人家想减肥,就会用减肥药;想补营养,就会买各种保健品,哪有你奶粉的份儿?而且“减肥”和“营养”在产品开发上本身就有难度,所开发的产品未必能通过有关部门的检验。
这就是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合作的意义所在。两者紧密合作,分析问题就越来越理性,出现问题的可能将越来越小。不要老把市场研究的任务就交给市场人员,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应该让技术人员也参与其中,互相启发,互相制约。
流程的本质就是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从而提高效率。就新产品开发而言,到底需要多么细致的子流程,根据行业和企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在此不做一一列举。不过,在市场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合作中,至少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1)市场人员提供方法,主持全程工作,技术人员提供标准,承担研制职责;
(2)市场人员分析需求,发现机会,技术人员衡量可行性,把握尺度;
(3)市场人员负责概念创造,技术人员负责产品创造;
(4)市场人员负责相关测试,技术人员参与测试过程;
(5)市场人员考虑完整产品,技术人员考虑核心产品;
(6)市场人员决定上市日期,技术人员保证如期开发。
2、理顺机制。
理顺机制是为了活化流程。因为,就靠一个流程是不会创造任何效率的。
在前些章节里我们也讨论过关于机制的问题,主要是产品维护方面。这里,再次提出“机制”二字,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两种“导向”的矛盾。
那么,到底理顺哪些机制,才算解决好两种“导向”的矛盾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分工与协作;一是激励与约束。分工与协作,上面也讲过了,但从机制的角度有必要再提一下;激励与约束,是机制的核心,也是活化流程的关键所在。我们将这两种角度做个交叉分析,就会得到下面的矩阵(如图4-4所示):
从这个矩阵,就可以看到到底怎么理顺机制了。不过,先提一下大家经常讨论的一个管理性话题:先有激励,还是先有约束。
很多人认为,人是情感动物,应该先有激励,后有约束。我的观点恰恰相反:应该先有约束,后有激励。
原因是:机制是为了保障流程的顺利实施而采取的措施,它必将会涉及到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就不可能组织起来,更不可能确保流程的顺利实施。制度就是一种约束行为,制度先行本身就承认了约束先行。
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一个国家到底先搞法制建设,还是先搞精神文明?答案肯定是法制建设。因为,一个法制体系都不完善的国家,根本无从谈起真正的精神文明。
所以,企业不要进入机制的误区,必须先考虑约束,紧接着要考虑激励。在一个成熟的企业里,激励和约束,应并驾齐驱,缺一不可。
(1)分工上的约束:主要是在流程中,对两个部门的角色和参与程度进行约束。比如:在新产品创意筛选过程中,市场部该负责创意的可行性分析,而技术部该负责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如果市场部没有按期完成,技术部没有把好技术关,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等。
(2)分工上的激励:主要是在流程中,对两个部门各自完成的工作内容设立衡量标准,达标则给予相应的奖励。比如:有些企业对一个成功上市的新产品,都有奖励机制,即对参与此产品开发的所有人员,按照不同职责和参与程度给予相应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等。
(3)协作上的约束:主要是在流程中,相关部门没有积极配合而影响新产品开发进度或质量,给予严格处罚。比如:在商业分析过程中,技术部没有提供良好的技术咨询,把市场人员拒之门外,到月底例会,至少对技术部负责人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4)协作上的激励:主要是在年底,根据整个年度的工作表现,给两个部门一个意外的惊喜。比如:新产品开发团队荣誉奖等。
总而言之,分工也好,协作也罢,必须有个下线的约束和上线的激励。即:完不成预期目标,必须有个惩罚措施;完成了,必须有个奖励措施。
除此之外,还必须给予宽松的工作环境,要适当包容非故意错误,即允许员工为了创新而所犯的错误。因为,制度只是机制的一部分,机制还可以包括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比如,目标与资源的匹配性、过程跟踪的科学性和两个部门负责人性格搭配等等。这就看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管理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