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我的生日。因为没有多少朋友知道,所以今天,鲜花和祝福,寥若晨星。
父母、妻子和其他亲人们习惯过阴历的生日,所以在阴历的五月初二,他们已经给我送来了他们的祝福。
今天是星期一,又是一个奋斗的日子就这么开始了。
老板、部下、客户;邮件、电话、MSN……
一切和往常一样,那么的忙碌、专注和商业化。
我有个同学要今天回国,他早在10年前去日本,如今已经拿上了日本名牌大学博士学位,算是我们班的一位精英。
在此对我而言十分特殊的日子,我一边忙些客户的事情,一边等待同学的电话,一边遨游在思想的蓝天。即便是阴天,也难以阻挡我的神游……
按理说,每当遇到自己生日的时候,或者迎来一个新的年份的时候,说明我们都老了一岁,就意味着将活着的日子就少了一年,应该为之而痛苦才对。但似乎全人类都没有因此而悲伤,反而用他们的欢声和笑语来迎接这些日子,并为之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这种习惯或者文化,到底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我曾经听过一个“高僧”的讲话。他说“人活着一定要想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不要总是陷入死亡的恐惧中”。还说:“人自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已经向死亡迈进了,你为之而发愁是毫无意义的”。
是啊,我想,人们总是为自己的生日而高兴,并希望赢得周围人的祝愿,大概就是那位“高僧”所说的“意义”所在吧。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条一条的跑道一样。虽然长短不同,却终点都一样。所以,终点不是人类的目标,而终点之前如何跑完这条跑道才是目标。
不少人都感叹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事业和财富上有所成就的人更为突出,那就是“人为什么而活着?”
为了钱?为了权?为了名?还是为了情?答案总是不能确定。更遗憾的是,当这些东西都摆在眼前的时候,多数人却并没有因此而快乐,反而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这又是为什么呢?
纵观种种社会现象,我终于得出一个十分普通的答案。也许说出来,大家会很失望,那就是“活着就是目的”。
其实,这是一个逆向思维。我们总是每天都在想“为什么而活”,并为此而感到压力。如果倒过来想,也许事情就变得更加轻松而有趣。
我们有没有看到?那些残疾人,那些身患绝症的人,甚至到街头乞丐,他们对生命的渴望比谁都强。他们忍受肌体的痛苦,忍受贫瘠的生活,但并没有选择自杀。为什么?活着就是目的。
那么,我们作为正常人,该怎么活呢?和他们比,我们可能仅仅多一条原则,那就要更加快乐的活着。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尽可能延长“跑道”的长度;二、要在此“跑道”上尽可能跑出令人赞叹的成就。
“长度”是健康问题;“成就”是生活质量问题。活得健康,活得有质量,这才是人的根本追求所在-“快乐”。
当我们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时,我们通常的价值观是“坚持”、“不屈不挠”或“永不放弃”等。我也是喜欢坚持的人,不去征服,誓不罢休的人。但从以上两个原则来衡量,也许有时候“死坚持”不一定是最佳境界。放弃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比如,我们遇到财富的瓶颈时,坚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争取是对的。但有没有想过?你因此而牺牲了你的健康,缩短了你“跑道”的长度。当你的生命因获得多一个亿的钱而缩短10年,你觉得这有意义吗?
所以,生命是第一位的,其它一切利益都是第二位的(除非你的民族和国家到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们已经懂得争取了,现在该懂得放弃了。放弃不是半途而废,而是对生命的负责。有些小姑娘,因为没有当上超级女声而“钻牛角尖”,并因此而让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们倍受折磨。难道除了超级女声,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吗?
哦,桌子上的电话又响了,看来我真的要去工作了。一个普通的日子,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口气就这么写了一篇普通而特殊感想。
过去的一年,也许我不够勤奋,但我很快乐;过去的一年,也许我不够辉煌,但我很踏实。未来的一年我到底要做什么呢?请你先祝我“生日快乐”吧!
“喂,你好!我是巴图……”
父母、妻子和其他亲人们习惯过阴历的生日,所以在阴历的五月初二,他们已经给我送来了他们的祝福。
今天是星期一,又是一个奋斗的日子就这么开始了。
老板、部下、客户;邮件、电话、MSN……
一切和往常一样,那么的忙碌、专注和商业化。
我有个同学要今天回国,他早在10年前去日本,如今已经拿上了日本名牌大学博士学位,算是我们班的一位精英。
在此对我而言十分特殊的日子,我一边忙些客户的事情,一边等待同学的电话,一边遨游在思想的蓝天。即便是阴天,也难以阻挡我的神游……
按理说,每当遇到自己生日的时候,或者迎来一个新的年份的时候,说明我们都老了一岁,就意味着将活着的日子就少了一年,应该为之而痛苦才对。但似乎全人类都没有因此而悲伤,反而用他们的欢声和笑语来迎接这些日子,并为之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这种习惯或者文化,到底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呢?
我曾经听过一个“高僧”的讲话。他说“人活着一定要想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活,不要总是陷入死亡的恐惧中”。还说:“人自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已经向死亡迈进了,你为之而发愁是毫无意义的”。
是啊,我想,人们总是为自己的生日而高兴,并希望赢得周围人的祝愿,大概就是那位“高僧”所说的“意义”所在吧。
每个人的生命,就像一条一条的跑道一样。虽然长短不同,却终点都一样。所以,终点不是人类的目标,而终点之前如何跑完这条跑道才是目标。
不少人都感叹一个问题,尤其是在事业和财富上有所成就的人更为突出,那就是“人为什么而活着?”
为了钱?为了权?为了名?还是为了情?答案总是不能确定。更遗憾的是,当这些东西都摆在眼前的时候,多数人却并没有因此而快乐,反而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这又是为什么呢?
纵观种种社会现象,我终于得出一个十分普通的答案。也许说出来,大家会很失望,那就是“活着就是目的”。
其实,这是一个逆向思维。我们总是每天都在想“为什么而活”,并为此而感到压力。如果倒过来想,也许事情就变得更加轻松而有趣。
我们有没有看到?那些残疾人,那些身患绝症的人,甚至到街头乞丐,他们对生命的渴望比谁都强。他们忍受肌体的痛苦,忍受贫瘠的生活,但并没有选择自杀。为什么?活着就是目的。
那么,我们作为正常人,该怎么活呢?和他们比,我们可能仅仅多一条原则,那就要更加快乐的活着。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尽可能延长“跑道”的长度;二、要在此“跑道”上尽可能跑出令人赞叹的成就。
“长度”是健康问题;“成就”是生活质量问题。活得健康,活得有质量,这才是人的根本追求所在-“快乐”。
当我们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时,我们通常的价值观是“坚持”、“不屈不挠”或“永不放弃”等。我也是喜欢坚持的人,不去征服,誓不罢休的人。但从以上两个原则来衡量,也许有时候“死坚持”不一定是最佳境界。放弃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比如,我们遇到财富的瓶颈时,坚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争取是对的。但有没有想过?你因此而牺牲了你的健康,缩短了你“跑道”的长度。当你的生命因获得多一个亿的钱而缩短10年,你觉得这有意义吗?
所以,生命是第一位的,其它一切利益都是第二位的(除非你的民族和国家到生死存亡的时刻)。我们已经懂得争取了,现在该懂得放弃了。放弃不是半途而废,而是对生命的负责。有些小姑娘,因为没有当上超级女声而“钻牛角尖”,并因此而让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们倍受折磨。难道除了超级女声,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吗?
哦,桌子上的电话又响了,看来我真的要去工作了。一个普通的日子,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口气就这么写了一篇普通而特殊感想。
过去的一年,也许我不够勤奋,但我很快乐;过去的一年,也许我不够辉煌,但我很踏实。未来的一年我到底要做什么呢?请你先祝我“生日快乐”吧!
“喂,你好!我是巴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