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墨缘
惊闻恩师仙逝。顿时,泪水化为淡淡的墨汁,浸湿了眼眶,一段未了墨缘,在黑白起落间慢慢晕开来……
与王尚德老师的笔墨缘起于三十年前,那时我还是一个刚上小学的懵懂女孩,因为在永丰小学读书,离老师家特别近,所以每个周五会去王老师家练习书法。在我眼里,那里就像鲁迅先生文中的百草园,一年四季树木葱葱,还伴有花鸟小虫的交响曲。每次,写累了,王老师会往我嘴巴里塞粒糖,带我去后花园坐坐。记得当我戴上红领巾时,王老师还拿出了相机给我在花园留影呢。炎热的夏天,写一会毛笔,他会给我扇子,洒点花露水,让我凉快一些。那时没有电风扇和空调,但跑进那间专门用来写字的客堂间总是特别的凉爽,墙壁上贴满了学生的作品,写得好的字,王老师会用红笔圈出来,那时,最快乐的事就是数自己的红圈圈。呼啸的冬天,他会给我递上预先冲好的热水袋,还会用他那有力的双手给我搓搓热,至今还能感受到他的温暖。
记得年前去看望他时,老师正在屋里方便,出门看到我这个几十年未见的学生,很是惊讶,我正想上前搀扶他时,他摇手道:“不,我的手有些脏,等我先去洗洗吧!”他用肥皂洗后,再伸出那苍劲有力的手握了我好久好久。那天师生促膝谈了半天,几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我已经从一个小女孩变为一个妈妈了,当得知我的儿子在张斌老师那学书法时,他很高兴,因为他们之间也有一段墨缘。是书法让不同的人走到了一起,是书法让我们变得宠辱不惊。王老师说,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答应许多人写的字都没写。以前一直有沈老师在旁做点评,哪一笔该收,哪一笔该放,如今少了这评委,多了许多惋惜。他对己又很严格,自己看着不满意的字,绝不拿出去。一幅作品中,只要有一个笔画看着不舒服,他就会重新写一遍,九十五的高龄,做事还是一如既往地严谨和认真。一次握手,一个笔画,他都那么真诚以待。
年前的那次会面,是几十年的第一次重逢,梦里一直期盼:一轮红日,一股清水,一砚香墨,再同老师一起握一支笔,沾上如黑色绸缎般的墨汁,沉浸在淡淡的墨香中,让一切烦恼与忧愁随之烟消云散。梦回人醒,却见泪水,是雨,是墨,是恩,是缘。王老师,我们相约:天晴的日子,厚德载笔,再续墨缘!
资料来源:《松江报》2012年6月14日
悼念恩师王尚德(盛庆庆)
九七恩师王尚德,诲人不倦终无私。
诗词书法传功力,外语国文奉华资。
味道守真冰镜洁,度身量腹面容慈。
今朝驾鹤仙逝去,竹帛光辉载我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