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文学/原创感悟随笔谈天说地生活 |
分类: 所见所得 |
H乡是当地海拔较高的乡镇之一,在这天寒地冻的冬天,用冷得刺骨来形容那里的天气一点也不为过。
乡镇的人们待客热情、周到,据说喝酒不用酒杯,而用海碗,粗犷、豪放。
我是南方人不经冷,又不善应酬,酒量也实在有限,所以一路上几乎无话,心里直埋怨领导给我派了个苦差事。
其实路程并不太远,道路也刚翻修过,虽然比不上高等级公路,也不算太颠簸,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也不过10点左右。
乡政府原来设在一个古老的庙里,后来新修了街道,也新建了办公大楼,搬迁了。庙宇也修缮了一番恢复了原样,供奉了菩萨,作为文物保护了。
政府大楼建在一个很高的地方,背靠着一座大山,与我们同行的乡长开玩笑说他们是“与神仙为伴”,大家也只好客气地称之为“高瞻远瞩”。
昨晚下了夜雨,去政府的路太泥泞,我们的小车居然上不了,只好停车起步。从开着空调的车里出来,我就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噤,好冷!
天空依然飘着零星小雨,环顾四周,尖尖的山峰云雾缭绕,下面的梯田却清晰可见,完全不像城市中那种铺天盖地的迷漫,确实颇有一番仙境的韵味。场镇也就新旧两条街道,一眼也可以望到头,今天恰逢赶场,人却十分的稀少,一问才知乡里的习俗,真正的集市是从正午时分开始。
我们办完事恰好也中午12点了,早上匆匆出门,肚子已咕咕叫了,不过还未到开饭的时间,同事和我就信步走上了街头。
果然,三三两两的人群开始慢慢地聚拢,背背篓的、挑箩筐的、买年货的。。。。。。场镇很快就热闹起来。街上的商品虽然谈不上琳琅满目,却都是当地的土特产——喂粮食的乌骨鸡、颜色橙黄个头小小的橘子、绿油油的青菜、黑黑的块茎状的山药。。。。。。都是正宗的绿色食品。
还不到半小时,我们就从场镇的这头走到了那头,这时主人招呼我们入席,在乡上算是最好的一家餐馆。围着“回风炉”(铁制的一种炉子,可以当餐桌用,有一根长长的烟囱),我终于感觉到了一股暖意,原来我的脚早已冻麻木了。
酒桌上主人的盛情让我感受到了乡民的纯朴,我也第一次端上了“酒碗”,想当年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也许也不过如此!幸好大家都保护女同志,我才不至醉倒于此。
告别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小村早已恢复了平静。什么时候我还会冒着蒙蒙细雨,顶着呼呼冷风,踩着泥泞,在一个小小的乡镇里散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种诗意与浪漫?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