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谈天说地感悟随笔生活苗家女人 |
分类: 江湖杂侃 |
http://www.kkpic.com/data/200603/5d137dd477487f45a5bc36b84c28e9d5.jpg
蓬莱桥桥头最不显眼的角落,来了一个苗家女人,支起了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小摊,卖的是叫不出名字的苗家草药,用的也是最古老的手法——拔火罐。
那火罐是竹节做的,已经有些年头了,早磨得光滑裎亮,看来这项营生也做得久了。
有人说苗家女人有四五十岁了,理由是她的大儿子都已成人,可我看她大概三十多不到四十的年纪,皮肤微黑,脸上却还算光洁,只有额头上能看到些皱纹。
当地人把苗族都称为“苗子”,认为他们脾气古怪、蛮横、不讲道理,这也是很古老的叫法了,多少有些不敬。
这个年代他们其实与汉族也没有多少不同了,所以苗家女人穿着也还算现代,只是保留了些许民族的特色。
女人的头上永远挽一个大结,再插上一把月亮状的梳子,据说这是苗族中的一支,称为“弯梳苗”。
手上戴的是银质手链,耳朵上也挂着银耳坠,只是脖子上没吊那种电视上常见的大项圈,想来那东西一则名贵,二则随身戴着也是一种负荷。
脸上虽然不施脂粉,却也纹了眉,只是不能叫做通常所说的“绣”,形状也有些老式了,像两条卧蚕,颜色也有些泛蓝。
她的衣服也与普通的汉族女人没什么区别,不过从不穿裤子,而是苗家的“百褶裙”,是纯手工缝制的。
恍眼望去也是普普通通,没有艳丽的色彩,黑黑的皱褶,只是裙边用花布缝了一圈,姑且把它也叫做“流苏”吧。
一天我从她摊前经过,见她正在缝这样的“百褶裙,第一次让我这个不会手工的人领教了她们的心灵手巧。
只不过是普通的白布,再染成她们想要的颜色,或青或绽蓝,那些皱褶是一针一针串成的,一条裙子绝对不止“百褶”,我认为说“千褶”也不为过。裙边缀的“流苏”,选的是五颜六色鲜艳的花布,也是一针针缝制,其间还要绣上漂亮的图案,需要根据布质一格一格地计算精确,再用上不同颜色的花线,才能绣出美丽的效果。
真正令人惊叹的一种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