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镯

(2007-06-15 23:41:24)
标签:

原创散文

随笔

人生感悟

玉镯

分类: 旅行手记

     到西双版纳旅游,带回来一只玉镯。浑圆纤巧的造型,剔透、细腻,微微泛着润泽的光,让人有一种怜爱之感。景洪缅甸人经营的珠宝玉器一条街,都打着“**米珠宝店”的招牌,想来“米”字应该类似于俄罗斯常用人名“**夫”、“**娃”那样的后缀了。

    店主多数是缅甸中青年男人,清一色黝黑的皮肤、微卷的头发以及又圆又大的眼睛,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就像我们在有关越南的片子中看到的那种典型男人。

珠宝店里,卖的几乎全是店主从缅甸那边带过来的玉镯、玉佩、玉雕等玉器。

     琳琅满目的玉器在鲜艳红绸的映衬下显出一种润滑光莹的美,天然而不带掩饰,让人眼花缭乱却让我坚信,那熠熠闪光的绝不是耀眼的玻璃。

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我对玉一窍不通,所以亦不敢擅做主张,来来回回留连于致密坚硬、莹透温润的石头间。表哥看出了我的不舍,悄声对我说:“这些都是真正的缅玉,只是成色和做工不同,价格差异很大。”“玉色纯正,无杂质不混浊、纹理没有断裂,就是不错的品质了。”表哥从小生长在云南,几乎跑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烂熟于心。

于是就试了好几款手镯,却不甚满意。店主冲着我的手瞄了一眼,转身从身后的柜子里拿出一款,摊在手心,小小的一个圆圈,是一种调和的碧色,温润的很,肉眼看不到杂质亦无断裂。如果是通体的翠绿,那样的价格也许就是我不能承受的了。

第一眼看到它,很喜欢,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否将它戴上。店主看出了我的疑惑,在玉镯上抹了一层润滑剂之类的东西,拉过我的手,叫我握成拳头状,“刷”一下滑过我纤瘦的手臂,大小刚好合适,冰冰凉凉地贴着我的肌肤,轻轻一敲叮当悦耳,有种雅致的美。

都说玉的光泽会在人体体温的浸润下越来越亮,玉的本质和暖暖的肌肤的相互滋润磨合,使之最终成为人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比如,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玉牌。

也想从此戴着它,像带着一世的爱情。

只是,生怕突然有一天不小心磕碰了,或者,某一天我的身材日渐丰腴,手臂会变得粗壮, 再也配不上这样的柔润,我的体温亦再不能浸润它,而它也会成为压迫我箍紧我的累赘,无论用多少的润滑剂再也取不出来,唯一的解脱就是让它碎裂。

只能小心地用盒子收起来珍藏,女人珍藏玉正如收藏旗袍一样,珍藏的都是那一份内心执着的东方情怀。

一直认为,玉和旗袍是婉约、含蓄、古典韵味的绝配,是女人最婀娜最典雅最清尘脱俗的美。

某一天,也会戴着我小巧玲珑的玉镯,穿上旗袍去见某个人。旗袍是那种质地很有坠感的纯绵,湖蓝色,印着亦古亦民族化的花纹;领口设计摈弃传统的封领斜裁对襟排扣,而是普通的鸡心,镶一圈纱质的蕾丝,带点闪光的浅蓝色;无袖,前肩处两边各留一细长的缕空,缀一串珠子,也是湖蓝色,刻有藏银首饰常有的花纹;裙摆是直统,不是传统的开杈,不会若隐若现地露出大腿。把头发高高挽成髻,扎一根丝带或配个花饰。两个人舒懒着步伐穿越在大街小巷,没有正襟危坐,一切流淌的只是轻松、舒适与随和。

这样的感觉,这样的心情,总是不能肆意地挥洒,唯有将之收纳于记忆的某个角落,就像是让我怦然心动的玉,最终也只能珍藏于盛着它的盒子,偶尔,拿出来把玩而已。

通常,手腕上佩戴的,不过是些街边小店淘来的十多几十元钱的手链,样式非常的美丽,看不出来自何种材质,旧了,坏了,失了,亦不可惜。

    在这个斑驳的世界,有很多东西,你越是珍视,越是会患得患失。因为,经历了生活的痛苦磨砺,各种各样不安份不确定的因素,已经让人越来越缺乏安全感,越来越怕受到伤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下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