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鼓浪屿深处的林语堂故居

(2011-03-03 18:14:12)
标签:

林语堂

故居

鼓浪屿

厦门大学

情感

分类: 心情散文

http://s9/middle/49ac177dt9d961211d2b8&690

从轮船码头到鼓浪屿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记得我还没拍几张照片,轮渡就到达这个小岛。

虽然春节刚过,岛上游客很多,但那些居民不紧不慢的生活,让你一下子就有了宁静的感觉。不过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岛上那些亚热带植物,沿着弯弯长长的街道,冷不丁就伸出一棵百年榕树,让你非常震撼,还有那些从老房子院墙里长出的三角梅,鲜艳夺目,也让你惊叹不已。鼓浪屿的名字是因岛上有一块发出声响的“鼓浪石”。不过让鼓浪屿真正出名的倒不是这块石头,而是岛上那些不同建筑风格的老房子。

鼓浪屿其实不大,面积仅1.91平方公里,常住居民只有2万人,而现在的开旅馆、开饭店的大都是外地人。岛上岩石峥嵘,挺拔雄秀,因长年受海浪扑打,形成许多幽谷和峭崖,沙滩、礁石、峭壁、岩峰等自然景观。鼓浪屿很少通汽车,徒步旅行是最好的选择,难怪前年《城市画报》做厦门专题,标题就叫《厦门散步》。

那天,为了寻找林语堂的故居,我特意花20元找了一位姓何的小导游,我们在岛上绕来绕去,才在一条破旧巷子里找到林语堂的故居。这是一座非常古旧的英式别墅,那种感觉有点像影片《简爱》里的废弃庄园,因为没有人住的原因,台阶上长满杂草,走廊里有一股发霉的气息,那栋写着“立人斋”的别墅的大门扣着一把锁,不过相比之下,我倒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场景,仿佛时光停滞,甚至可以嗅到100多年前的气息。

严格来说,把廖宅称为林语堂故居,可能会有一点牵强,但这幢老房子对于林语堂来说应该是不同寻常的,因为他从10岁到17岁,在鼓浪屿孕育了一个懵懂少年的梦。后来回厦门大学教书,也和太太、女儿经常来这里小住。林语堂许多年乡音不改,他的文字温润有暖意,他的生活态度从容淡定,都是与鼓浪屿的老房子、榕树、大海有关的。

林语堂在结婚之前,曾认认真真地爱过两个女人:初恋情人赖柏英;爱得死去活来、而又难成眷属的泉州女子陈锦端——这也是后来语堂迟迟不愿意与早就订婚的廖翠凤完婚的原因,后来迫于家庭压力才在鼓浪屿一家教堂与廖翠凤结婚。可见无论是大师,还是名人,当初在爱情面前,都是没有经验的毛头小伙子,都会有判断失误的可能。

当年他俩结婚的教堂叫协和礼拜堂,是鼓浪屿最早的教堂,专供洋人和高等华人做礼拜的。不过那天我在鼓浪屿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后来还是一位老伯告诉我,这座教堂被围在鼓浪屿一家医院院落里,现正在进行修复保护,难怪很难找到。

比林语堂小一岁的廖翠凤,毕业于圣玛丽女校,是富有银行家之女,两人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在后来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廖翠凤用贤德和美貌征服了一代文豪。林语堂在结婚50周年纪念日,送给夫人一枚勋章,上面是英文原诗:“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林语堂对夫人的用情之深,一时成为台湾文坛的佳话。

去年9月,我在台北阳明山林语堂故居,就看见林语堂夫妇当年喝茶聊天的阳台,可以看见楼下夫妻种的花花草草,让人很是感慨。据说后园就是按照林语堂故乡老家院子建的。抬起头眺望远方的天空,我突然明白林语堂夫妇为什么喜欢在这里喝茶的原因了——原来对岸就是一依带水的福建故乡啊!
    据说,这座廖宅中厅的右边房子,就是林语堂当年结婚的新房,那天我用相机伸进窗户,还可以拍到里面的旧沙发和杂物。但里面阴冷凄清,没有半点生气。后来在故居旁边,我看见有一位中年男人从屋里出来。我当时喜出望外,很想与他聊聊这座老房子,没想到却碰了一个钉子。他说,第一请你不要问我,第二我也不会告诉你!他说话的语气让我一时觉得自己有犯了错的感觉,对此,我只能以苦笑应答。

如今鼓浪屿的旅游业,包括饭店和家庭旅馆都是外地人开发的,大量游客的涌入也会给本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这位中年男人的冷漠,我相信“存在是合理的”。对了,在这之前,其实那位导游小何就提醒过我:在鼓浪屿问路,最好问女人,因为女人比较善良。
  当年林语堂夫妇就是带上1000元大洋,从这座廖家老宅出发,离开鼓浪屿码头,坐了那艘哥伦比亚邮轮,漂洋过海去了美国。

林语堂先是在哈佛大学读了硕士学位,后又去了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了博士,那时廖翠凤也有了身孕,夫妻双双决定回到祖国,回到故乡。那年林语堂应聘在北大当英文教授,开始用“语堂”的笔名发表文章,廖翠凤回到鼓浪屿生了大女儿凤如。

1926年,林语堂应聘到厦门大学任文学系主任,结束了夫妻分居两地的生活。在这期间,夫妻俩多次带着孩子来廖家老宅居住,“老宅里经常会传出女儿银铃般的笑声”。

这次去厦门,我特意去了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厦门大学。该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后来又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国立厦门大学。

如今在那座西洋风格的集美楼前,竖立着陈嘉庚先生的铜像。在一片草坪上也有鲁迅的雕像。当年鲁迅是文学院的教授,而林语堂正是他的领导。当时的鲁迅正与广州的许广平分居两地,那些非常有名的《两地书》就是在这里完成的。据说,在厦大林语堂和鲁迅的关系其实很不错,但后来不知何原因,林语堂和梁实秋都曾受到鲁迅的抨击,再后来林语堂去了台湾,因为与蒋介石的亲密关系,因为他主张诗意人生和不事争斗,因为主张幽默、闲适与平和的生活态度,而被大陆出版界所“屏蔽”和淡忘,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林语堂的名字才重新走进大陆读者的视线。

那天,我很想去找到当年林语堂和鲁迅曾住过的楼房,后来问了一位教授模样的老妇人,她告诉我,陈嘉庚先生铜像后面的集美楼,就是在老楼的屋基上重新翻盖的。在那间厦大史料馆里,我看见了许多名人的名字,比如厦大名誉教授杨振宁、李政道,厦大名誉博士连战,厦大终身教授李敖,著名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当年就是厦大的学生,而在大陆走红的易中天老师现在仍在厦大拿工资呢。

厦门大学真是很漂亮,连学生公寓都是红顶米色墙的洋房。沿着山路与花圃,我们转入了建南楼群,这里的房子中西结合,庄严肃穆,安静祥和,让人有想走进去探究的欲望。校园里有许多南国特有的树木和植物,比如古榕树、香樟树,还有那种特别有诗人气质的鸡蛋花树,站在树下都会感受到一股清气。在后山的体育场路边,居高临下,可以看见那片蔚蓝的大海,有几只水鸟在空中飞来飞去。

 

 http://s12/middle/49ac177dt9dc7d9d46fbb&690

我们在岛上绕来绕去,才在一条破旧巷子里找到林语堂的故居。这是一座非常古旧的英式别墅,那种感觉有点像影片《简爱》里的废弃庄园。http://s2/middle/49ac177dt762d961a7bc1&690
那栋写着“立人斋”的别墅的大门扣着一把锁,不过相比之下,我倒喜欢这种原汁原味的场景,仿佛时光停滞,甚至可以嗅到100多年前的气息。

http://s10/middle/49ac177dt9dc7de6fde59&690
因为没有人住的原因,台阶上长满杂草,走廊里有一股发霉的气息,

http://s9/middle/49ac177dt9dc7e0bc1c78&690

据说,这座廖宅中厅的右边房子,就是林语堂当年结婚的新房。

http://s14/middle/49ac177dt9dc7e27fe2ed&690

当年他俩结婚的教堂叫协和礼拜堂,是鼓浪屿最早的教堂,专供洋人和高等华人做礼拜的。不过那天我在鼓浪屿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http://s14/middle/49ac177dt9dc7e409c00d&690
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厦门大学。该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后来又被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国立厦门大学。
http://s2/middle/49ac177dt762d980de211&690
校园里满眼都是亚热带植物。

http://s8/middle/49ac177dt9dc7f482f657&690

惯蛋也在校园里流行。

http://s15/middle/49ac177dt9dc7f644776e&690
校园里有许多南国特有的树木和植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