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2006民间寻宝记走进福建·厦门专场在白鹭洲古玩城拉开序幕。今天,鉴宝专家从30件古玩中选出十件优秀奖和十件最佳奖。
以下就是十件最佳奖了:

1、 阿嵯耶观音像。
这是大理佛的观音像。大理国是晚唐至宋代存在于云南的一个政权,“阿嵯耶”名字来源于大理国的一幅绘卷。这尊佛像身材修长、做工极其细腻,正是大理国特有的“阿嵯耶”佛像特点,然而这种佛像留传于世的数量已经稀有,尤其在闽南难得一见,因此这尊佛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2、建窑耀变碗
这种碗在日本被称为“国宝”。碗呈斗笠形,也称斗笠碗,产地是福建建阳。这是宋代斗茶的饮茶工具,最珍贵的就是耀变碗。它的胎土中含铁量大,在高温及其他物理、化学条件下烧制,表面会出现结晶状的七彩光,让人为之目眩。日本称这种碗是“天目瓷”中的极品,非常珍贵。

3、德化酱釉组器。 德化瓷器天下闻名。这套瓷器制工细腻,为德化瓷中的精品。
4、宣德炉始现于宣德年间,是古代稀有珍品,为皇宫和寺庙所用,但它在考古界是谜一样的存在,没人见过真正的宣德炉。这个铜嵌金香炉是清代的仿制品,铜质细腻、制做精美,炉身嵌金,木盖上又有玛瑙,更显得贵气十足。

5、牙雕群仙祝寿桃。
大象是国宝级珍稀动物,象牙已经是绝版的珍品。这组牙雕展现了很高的镂空雕刻技艺,“群仙”形态各异,没有一个重复的,其制作工艺不是一般工匠能够掌握。虽然没有落款,但材料的珍贵加上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可以算是牙雕中的极品。

8、清代玉祖佩挂件。
玉祖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晚期,古人喜欢佩带这种挂饰,尤以周、汉时期最为流行。清代玉祖佩的数量少了,以小件居多。这套挂件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是成组完整出现,每一部件都有不同意义。此外它的做工精良,材质又是和田白玉,列为珍品不足为奇。

10、清末绒贴彩绘人物。
这是以清末宫廷人物为题材的全套组画。清末、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外国往来频繁,于是画作中出现了便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外销题材,往往带有很强的民俗和地域特色。虽然画中人是中国人,但这幅作品使用了西方常见的明暗画法,先勾勒人物轮廓,再用水质颜料(水彩)画出光暗效果。这种作品曾流行于清末的广东、福建一带,但能流传至今的已经很少了。这幅作品可称为清末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带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前一篇:性感美女遭“色狼”调戏(组图)
后一篇:黄品冠《爱到无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