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寄畅园

(2019-12-15 17:42:41)
标签:

寄畅园

锡惠公园

康熙

乾隆

江南

分类: 周边山水

 

 

寄畅园坐落在无锡市西郊东侧的惠山东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毗邻惠山寺。园址原为惠山寺沤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秦金(号凤山)得之,辟为园,名“凤谷山庄”。秦金殁,园归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园居,凿池、叠山,亦称“凤谷山庄”。秦梁卒,园改属秦梁之侄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秦燿因座师张居正被追论而解职。

 

回无锡后,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疏浚池塘,改筑园居,构园景二十,每景题诗一首。取王羲之《答许椽》诗:“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总体上说,寄畅园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

自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到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的整整一百年间,两个皇帝十二次巡游江南,每次都必游这里,留下了许多诗章和匾、联。高宗乾隆认为“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且“爱其幽致”,因此绘图带回北京,在清漪园(颐和园)万寿山东麓仿建一园,命名为“惠山园”(公元1811年改名为“谐趣园”),并在北京仿建了他认为最好的五处江南园林,其余四处早已毁弃不存,只有“惠山园”仍完好地保存在颐和园里。寄畅园中尚保存着康熙“山色溪光”、乾隆“玉戛金枞”(玉戛指流泉,金枞指假山)御书石匾额各一方。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寄畅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泉书院
后一篇:青果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