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中庙
标签:
中庙巢湖合肥佛教杂谈 |
分类: 周边庙观 |
中庙又名"忠庙"、"圣妃庙",坐落在巢湖北岸凤凰矾上。矾为一红色砂砾岩半岛,突兀临湖,形如飞凤,居巢县、合肥之中间,故名。相传,三国时期黎民陷于洪水浩劫之中,巢州太姥预知天机,登上凤凰矾拯救溺水者,后人感其恩德,于凤凰台建立太姥庙。
早上沿着巢湖湖边,六时半许步行来到了中庙寺,可惜尚未开门,这倒并不意外,来途向一位锻炼的老人打听道路的时候他就告诉我这一信息了。中庙寺的大门口有两块牌子,一块介绍中庙寺的历史,一块标示中庙寺的开放时间:上午7:30-下午17:00,还有整整一个小时呢,正打算原路返回之际,过来一位大爷放下手里拎着的热水瓶,似乎正准备打开寺庙大门,于是上前问询什么时候开门迎客,“这就开门了啊”老人告诉我。依据老人要求扫描墙上的微信二维码付款十元进入,只见一位年轻师傅举起一根涂成红色的丁字型木棍,开始敲打屋檐下挂着的扁型金钟,声音清脆,声透人心,所谓晨钟暮鼓,第一次亲眼所见,万幸之甚。
中庙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南唐时初具规模,元朝时将庙基圈拱成桥。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重修,时为庐州(合肥古称)巨观,被誉为“湖天第一胜处”。历史上几经毁坏,至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倡议下,中庙得以募捐重修,如今的中庙依然基本保持了李鸿章时代的规模,善前中后三殿,计70余间,民国37年(1948年),后进大院遭受火灾,现存前低殿、中殿为清代建筑。一进大殿供神龛,描神鬼,琳琅满目;二进大殿为佛事活动场所;后殿为藏经阁,三层结构,稳重质朴。中殿后殿之间(?)一口古井名曰天湖井,号称天下第一井,拍摄照片的时候听到井底隆隆水深,心下甚奇,以为湖妖现身,俯首观看,原来该井凌空驾于巢湖之上,所闻之甚乃巢湖水波激荡所致。此时才发现脚下的前殿中殿包括东侧入口一片广场竟然全部位于水面之上(后殿似乎在陆地之上?)!
中庙寺可谓中国古代临水建筑的杰作,凌空映波,楼台承月。其建筑结构对自然环境变迁进行了动态的弥补和修缮,体现了古代工匠尊重并适应自然环境的建筑理念,非常值得一看,不妄特意早起和跑步返回旅馆的一身汗水。
中庙寺先时祭祀主巢湖波涛的太姥,后来也祭奉传为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无论祭祀对象,总不离黎民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平安心理慰籍。佛像面前,我心中祈愿:
父母身体健康,孩子健康成长,爱人万事顺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