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翼墓

标签:
赵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袁枚钱大昕 |
分类: 周边墓陵 |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或许您不知道赵翼,但是我想您可能听说过他的这首《论诗》,这就是我为什么拜瞻赵翼墓的来由。
许叔微故居旧址出来向右,来到东环路向右继续前行,不久路边果然发现了赵翼墓指示牌。
“这下可好,总算找到了”于是向右拐进去,道路左侧一片农田,远处一位农民正在劳作;右边靠近东环路是一家豪华酒店的后门,许叔微旧居门前大叔告诉我那是一家高尔夫俱乐部,向里道路右侧排列着几家建筑单位,靠近路边的空地上机器兀自运转但是难得见到一个人影,好似无人职能工厂似的。开进去百米光景道路向左折拐,眼看前方没有道路,一个坡度上去,来到一家单位的后门,前方再无道路。打开手机里刚刚拍摄的道路指示牌向门卫打听,年轻小伙子茫然地摇摇头,表示自己也是刚到这家单位上班,全然没听说过什么赵翼墓,更不知道它在何方。
无奈,只得遵着原路返回,沿途向着两侧张望,总疑心农田里某处会出现赵翼墓的身影,不一会儿回到东环路口,抱着试一试的心里,走进酒店后门,希望可以有所发现,但是一无所获,只得再次返回,转念一想,如此豪华的酒店里大约不会允许一处古墓存在的,无论墓主有多大的名气,在他们的眼里除非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否则分文不值,一概挡驾,也许是我小人之心,希望不过是“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惜眼前人”吧。
没有任何办法,又一次向里,左折之后一处正在建设的小区前,发现远处来了一位建筑工人模样的师傅,赶紧停车打听,“就在前面!”师傅向着他的身后一指,“就在那排工棚后面”。用力向前望去,眼里透着迷糊。“看到那排水杉了吗?就在那里”。“哦哦哦”果然工棚后面小山坡上种植着一排水杉。
谢过师傅,来到工棚处,旁边是废弃的房子,残垣断壁,白色石灰涂写的“女浴室”字样依然清晰可见,想来这里原是一家工厂。穿过废墟,前面两处断墙之间隐约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坡脚下立着两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来到附近,发现竟然就是刚才前来问路那家单位的后门,文物保护碑就在它的后门左侧,不过十米光景,造化弄人,如果当初选择放弃,岂不真是失之交臂?!
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通往赵翼墓的台阶不时被树枝竹枝掩盖几不能前行,台阶(上坡)左侧树立好几道石碑,上面刻着赵翼的诗歌,可惜我大多并不熟悉,同时也因为杂枝阻挡,基本看不清楚。但是注意到其中有一首:
这是赵翼所作《渡太湖登马迹山》。马迹山即今天的马山,本是太湖中的岛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围湖造田后才与陆地相连;赵翼的老家在今常州市武进区戴溪街道,离马山十来公里,而戴溪乡到县城却有二三十公里。赵翼登马迹山是为自己勘察墓地。建国前,马山属武进县,赵翼寓居县城三十多年,古人有叶落归根之说,赵翼到马山择地为茔,意在回到故乡。
赵翼墓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墓前放着两张石桌,千年的香炉里留有残存的香火,墓地周围种着几棵龙柏树,龙柏枝繁叶茂,遮了半个墓园。中间是一座圆形墓冢,二三米直径,青砖砌筑,外围有一圈矮墙。嘉庆年间立的墓碑上刻着几行宋体字:【皇清诰授中宪大夫、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贵州贵西兵备道、庚午科重赴鹿鸣宴、晋加三品、显考瓯北赵府君;诰封恭人、晋赠淑人、显妣程太淑人之墓】。字数之多,出乎意外,自己也是上网查询拷贝而来。古代朝廷对官员妻子的封号,随丈夫官职级别而区分:一品、二品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称孺人,八品是八品孺人,九品是九品孺人。赵翼官职本是四品兵备道,故此其妻称恭人。
站在赵翼墓前,三鞠躬,默然离开,心中不禁再次浮现出他的诗句: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东环路“赵翼墓”路牌指引的小路,右侧就是某大酒店(高尔夫俱乐部?)后门
关联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