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朝阳寺

标签:
张中丞庙寺庙佛教行善积德朝阳寺 |
分类: 周边庙观 |
(2019年2月24日)从太平禅寺出来,忽然想起朋友一直向我介绍的这所寺庙位于金城高架旁(不是阳山的那座),就在回家途中,于是前往。
虽然看起来都是新的,但是没有想到它也同样具有近千年的历史。其前身是“张中丞庙”。是老百姓为纪念和祭祀唐朝御史中丞张巡建的忠臣庙,初建于南宋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旧称显忠庙,庙宇几度重修,明朝穆宗隆庆年间,无锡大学士华察带头出巨资重修庙宇,达到很大规模,占地二十亩。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帝对反清复明的“复明党”人进行了彻底的清查,有一复明党人避难来到无锡“祗陀寺”剃度为僧,不就来到距张中丞庙不到一百米出的祖师殿驻足,经多年苦心经营,修建了“朝阳禅院”。朝阳二字蕴藏了复明的含义,“朝”字就是明朝二字的组合字,表明了他虽入空门,但反清复明的意志没有泯灭。这个复明党人,人们不知道他系何方人士,乡人都叫他朝阳和尚。
与朝阳寺仅一墙之隔的是旻天大帝(即张中丞)殿,距今近九百年历史。相传唐安禄山叛变后,张巡苦守睢阳近一年,牵制了叛军,保障了江淮百姓不受兵灾之苦,免遭生灵涂炭之厄,最后因粮尽援绝,城破被俘,宁死不屈,英勇殉难。“安史之乱”平息后,张巡被唐肃宗追封为护国英济王、扬州大都督,宋朝时被追封为旻天大帝,立庙享祀。张巡在百姓心中,从一个护国英雄变成了一个消灾降福的神圣。张巡神灵显赫,是百姓心中的大老爷。
值得一提的是,旻天大帝殿是一戏台,面阔三间,高两层,第二层为戏台不让上去,说是全是垃圾,下位通道,平面呈凸字形,戏台额枋上设有斗拱,八角藻井保持完好,彩绘依然鲜艳,门槛高及我的腰部,门口一对抱鼓石,很有年头的感觉,原来这所寺庙中,唯有这处戏台为清末民初建筑,其他都是近年新建。
起初进入的时候,一位阿姨若即若离总跟着我,后来领悟过来,捐出5元香资后,得以一人清净行走,虽然自己平素也常予寺庙随缘相助,唯有本次心下有些隐约的不乐,大概还是自己修行太浅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