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EpochOfYao的博客提示,一路导航来到宜兴市高塍镇塍西行政村亳村自然村寻找状元坟。浏览完毕承云塔之后,向右后方折入来到毫村,已经是下午一点钟,村子里空空荡荡,难得见到人影,继续向里面开去,一栋楼房前两位阿姨正在闲聊,下车上前询问。两位阿姨非常热情,告诉了一条从村子里穿过的小路,两位阿姨前头带路,三拐两转又绕回了刚才的大道,道路对面高高耸立着状元坟的高大牌坊。“给你们拍个照吧,你们这么热心”,我一边说着举起了手机,两位立刻害羞起来,连说“不要不要”,好在我动作迅速,已经偷拍下了一张照片,失敬失敬。
穿过巨大的4柱3间3楼石牌坊,道路右侧是停车场,不远处的道路顶头左侧一道大门,里面松柏林立,颇显阴森,一直向里,原是一处公墓所在,里面走出两位老人,上去打听,“那边,那边!”一位老人右手向右边一指,我正要拐弯过去,老人立刻又道:“不对不对,在外面”。我以为状元坟也如徐寿墓和尤袤墓一般在公墓之内呢。
走出公墓,右侧一片空旷的绿化地带,刚才进入的时候只注意对面的停车位没有看见。一条石板路向里曲折延伸开去,石板路的左侧一块土地隆起,俨然坟丘的形制,前面神道石刻已经可以看到。来到它的正面,从神道上前,状元坟就是刚才看到的高地,一方圆形的土丘,没有想象中的墓碑或石刻,只有地面稍微凸起的长方形石板,棺材的形状,显示下面埋葬某位先人。EpochOfYao博主对状元坟的主人进行了分析,具有三种可能,这里直接引用:1、陈于泰(状元公)状元坟,顾名思义就是状元的墓。陈于泰,明崇祯四年(1931)辛未科状元,当地明代陈氏状元仅此一位,别无他人。2、据新浪旅游网2013年12月2日转载《宜兴月报》发表《宜兴高塍镇寻古迹 陈氏孝洁公墓牌坊》(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3-12-02/1335234498.shtml)。文中称:“经考,明嘉靖二十二(1543)年间,亳村籍陈氏始祖孝洁公,号一京,入朝荣膺‘太子师’,卒后受封葬于此,后人将此地称为‘大沙坟’”。3、陈于廷(少保公),《明史·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有传,官至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官居正二品,和状元公陈于泰同辈。他可能是陈家为官最高的,与神道石刻级别相符,因此笔者(EpochOfYao博主)最初判断该墓是陈一经墓。
依据EpochOfYao博主提示,我在一旁河边找到了原先被废的神道石刻,很多隐藏在路边的竹林之间,貌似EpochOfYao博主当年也没有全部发现,几根倒在地上断裂破碎的石柱,上面的雕刻看来,显然不是今天的一般石柱,当是当年的旧物。“破四旧”毁墓时,将墓室挖开,发现墓室中用隔壁分隔成两间,各置一棺。男棺(孝洁公?)开棺后,遗体保存完好,身着官服、头戴官帽,栩栩如生,皮肤还有弹性,用绳子套住脖子一拽就坐起来了。当时有好事者提出,尸身不腐必定口中含有宝珠,又将墓主下巴撬开取走口唅。女尸开棺后发现已完全腐朽,两棺随葬品被拣拾一空,老乡不记得是否有墓志等证明墓主身份文物出土。男尸起棺后,被拖至墓西南侧、今道路对面近吴家边的一片坟地中丢弃。当夜,村中有族人不忍目睹先祖身后遭此奇耻大辱,悄悄将遗体请归墓冢旁,另挖一坑草草掩埋。随后状元坟沦为田地。
离开的时候,仔细观看了新建的牌坊,背面坊额“是处桑阴”,上联“千秋定论归青史”,下联“一叶悲风起白杨”,落款“维崧”(即陈维崧);正面坊额“状元故里”,上联“人竞风流,桑梓健儿六万”,下联“地盈灵气,域中盛誉一方”。
特别致谢EpochOfYao博主!
关联博文 《EpochOfYao的状元坟游记》 《徐寿墓》《尤袤墓》


热情的阿姨在前面指路

害羞的阿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