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圣禅寺

标签:
显圣禅寺寺庙祈祷寄托行善积德 |
分类: 周边庙观 |
自东汉王朝建立至今将近两千年历史,“三姑夫人庙”迭经兴废,屡毁屡建,香火连绵不断。三国孙权在位时,寺院进行了一次重建,到了明代弘光元年,又进行了一次重建,并赐封为“显圣禅院”,清乾隆年间又敕封“显圣禅寺”。
蜀山显圣禅寺原址坐落于蜀山东麓新安村,解放前夕占地面积20余亩,寺内为三进,有东看楼六间,西看楼六间,大殿十九间,后宫楼五间,观音殿三间,大门十几间,地屋两间,灶屋二间,望湖亭一座,大殿内塑有释迦大佛一尊,高达四米,菩萨二百多尊,寺内有历代石碑二十多块,法师多时达二十多人,平时每日前来进香的香客有百余人,到了阴历八月初一到初十庙会期间,平均每天有善信万余人,香客除宜兴地区外,其它有来自上海、南京、常州、无锡、深阳、杭州、湖州、苏州等地。
解放前的蜀山,是丁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原因是由于那时的陆路交通不发达,主要靠水路运输。而水路运输,蜀山是咽喉,所以丁蜀山的陶器必须经蜀山运销各地。二是显圣禅寺的存在对蜀山的经济繁荣起了极大的作用,尤其到了庙会期间(阴历八月初一到初十)蜀山更是热闹非凡,各地的商人都云集到蜀山来做生意,与其说是庙会,倒不如说是“物资交流”、“文化交流”更为切实,蜀山显圣禅寺毁于1956年(我记得岳父霖的墓也是这个年份被平掉了),寺院的旧地后建成了“紫砂新村”,不久前由于附近兴建高铁,“紫砂新村”已拆迁至它处。
1991年后,当地护法居士曾多次上书要求宜兴市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恢复重建显圣禅寺,并在申请中阐明开放显圣禅寺的积极作用。1994年1月18日,经宜兴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恢复开放丁蜀显圣寺佛教活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