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风景

标签:
风景旅游景区视角心语 |
分类: 感悟当下 |
风景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同人物对于风景有着不一样的理解。芸芸大众看到的大多是风景的表面,有心者往往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茅盾乘坐汽车行驶在西北高原,看到哨兵似的白杨树,写出了著名的《白杨礼赞》,文章最后他这样写道:“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不同的心情,同样的风景可以给人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心情不同,风景不同,愉悦的时候,阴雨菲菲却是情趣,悲观的季节,晴空艳阳反而更加悲哀,中国文学之“乐景写哀”手法即是显著的例证。杜甫《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同样擅长“乐景哀情”的还有李煜。《望江南》中云:“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作者起笔书写亡国之痛,然后描写“旧时游上苑”的繁华盛况:车水马龙,花月春风。在这里,景致描绘越美,越能够表达出诗人的亡国之痛。这样的作品在中国文学长河里举不胜数,比如清代词人纳兰容若的悼妻诗,恕不赘述。
不同时代的人,因为社会大环境的缘故,他们关注风景的视野也有一定的差异。唐朝前期繁华中后期战乱(任何一个朝代中后期都难逃此运),李白王维的诗歌大气磅礴,豪气冲宵,故此王维眼中“大幕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面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宋代(尤其北宋)太祖得天下之后,一切升平归于平稳安静,因此人们的视点更多趋于细微,看到了唐代人看不到的风景,故有晏殊“炉香静逐游丝转”、周邦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句的诞生,无一不是关注身边极细微的风物。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茅盾在《风景谈》中描述过这样一个画面:你忽然抬头看见高高的山壁上有几个天然的石洞,三层楼的亭子间似的,一对人儿促膝而坐,……摊开着一本札记簿,头凑在一处,一同在看,--试想一想,这样一个场面到了你眼前时,……先感到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安上这么两个人,是一个\'奇迹\',使大自然顿时生色!……你所见的,是两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是两个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人也是一道风景,且是一切风景的灵魂,没有了人的存在,所有的风景均不足称道。
角度不同,风景不同,山居旧屋对于旅游观光者是风景是情趣,但是对于风景之中的人而言,却是贫苦是生活。设想一下,拍摄贫困山区原始民居的时候,拍摄者们如果被告知将被终生固定在他脚下的那片土地之时,他的眼里看到的还是风景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情们恐怕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一问题的群体吧。1993年,苏丹大饥荒时有一张经典影像名为《饥饿的苏丹》:照片上一位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秃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作者是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照片发表后激起强烈反响,一方面引起了国际舆论对苏丹饥荒和苏丹内乱的关注,另一方面,不少人谴责卡特残忍,没有放下相机去救小女孩。女童的眼里无论如何这将不是一道“风景”。
但是风景无处不在,没有不美的风景,只有死寂的心灵。人生就是一场欣赏各色风景的旅行,我们不必在乎这场旅行的目的地,需要在乎的是看风景的人、看风景的心情和看风景的角度。
附文:
规模宏大:好比“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转”这段生意经所说,风景的“生意经”也是如此,“人少我多,人多我全,人全我大”。君不见祖国大地东西南北中都有高耸的大佛么?东有江苏灵山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坛大佛,北有山西云冈大佛,中有河南龙门大佛。北京故宫得以名扬天下,规模世界之大也是原因之一。
文化唱戏:籍着弘扬文化的旗号,行着发展旅游的实质。林海雪原城、三国城、水浒城、大观园都是如此。英国大街甚至有福尔摩斯的住处,参观者每日络绎不绝,虽然福尔摩斯根本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这丝毫并不影响人们的雅兴。
注入深情:真情常在一起,故此“情”字牌也是很多清单的招牌特色。最为显著的事例就是名人故居和其他类似历史事件发生地(建筑)了。毛泽东故居就是如此,赤壁古战场虽然没有最终确证,但也是如此,孔子泰山登临处更是如此。尤其商品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常常出现多地争抢一个名人故里的情形:梁祝故里,夜郎故里,都属于这一类情形。
宗教神话:宗教相关的景点,毫无疑问是一道道诱人的风景。遍布全国的寺庙道观即是见证,尤以少林寺为盛。其他还有附会神话传说的景点也不在少数,蓬莱仙岛和八仙的传说密切关联,花果山和西游记中的神话丝丝入扣。
情景演绎:以上分类基本都以静止类风景为主,如今更有一些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以动制静,比如少数民族婚俗演练邀请互动、地方古老风俗再现、桂林印象和西湖印象,就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
关联博文《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