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葛埭桥

(2017-01-15 21:08:23)
标签:

葛埭桥

古镇

遗址

文化

旅游

分类: 周边村镇

 

 

葛埭桥村位于雪浪山南麓,据介绍系无锡市确定的第一批十个历史文化村镇之一,惜乎自己此前从未听闻。

 

虽然多次经缘溪道前往长广溪湿地和太湖大堤,但却丝毫不知她就处在缘溪道边。昨天(114日)从南泉古镇出来,沿途问询了好多人,大家都说沿着(万达城)的围墙一直走就到了,然而还是没能寻着。所幸返程时候突发奇想,决定向着新修的道桥往万达城大茶壶方向,半途间发现道路左侧一片低矮的房屋,抱着试一试的心里,下车步行沿着田间小道进入,恰好一位中年男人站在门口,于是上前打听“请问葛埭桥在哪里?”“哎呀呀,我也不知道,你问本地人吧”听了对方的回答,我继续向着村里走去,抬头一看门牌号“葛埭桥XX号”踏破铁鞋无觅处,脚下就是葛埭桥。

 

可能是因为还早的缘故,一条不长的水泥街道空空荡荡,很少见人,道路两旁的房子也多有现代气息,贴了瓷砖,加了铁门。仔细观看发现一些老式木制房子依然不少,多为两层小楼,很多破败不堪,门窗破落,墙壁斑驳,稍显萧瑟,彷佛告诉我她的沧桑岁月,偶尔可见晾在窗台、扶梯、屋檐的腊肉,提醒我年的气息也在这里弥散。

 

渐渐的道路边有了行人,偶有汽车电动车驶过,更多洗晒的阿婆阿姨妇女和爷爷小孩们。一个人拿着手机沿着大小街道河边随意穿行,遇见心仪的景致自由拍摄。一条石头的围墙把我吸引到一个小巷,深处一个小院,柴扉虚掩,越过围墙可以看到里侧一面高大的青砖围墙,小门里走出一位大爷,赶忙上去询问,大爷告诉我,那个需要从隔壁的门才能进去的,并热情地给我指点前往的道路。

 

依据指引从后面左拐绕过去,来到隔壁大宅的背面(北侧),一畦菜地郁郁葱葱,一位阿婆正在井边洗衣服,身后的小门关闭。我一边拍摄墙角棚架下悬挂的丝瓜,一个个全部枯瘪,踩下来可以用作洗碗的佳品,一边怯怯地靠近井边,正愁怎样开口设法进入,刚才的大爷赶了过来,替我热情地和阿婆打起招呼,用方言陈述说我希望进到里面拍些照片。阿婆有些不很情愿,但还是打开了小门“这个有什么拍的?就是一个老房子?我听懂了她的稍带古味的当地方言。

 

房子果然很多,穿过两个小房间之后,就是大厅,大厅里堆满了杂物,大厅有两层,木质的地板,油漆不算太旧,但二楼的木椽顶端的喙是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院子里也是荒芜陈杂,故此看着并不很大。四周的高墙有两三层楼房之高,顶端弧线造型,屋脊山墙有着和其他老房子相似的方块造型,墙头其他的地方有绘制的图案。乍一看似乎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的风格,主人也不甚清楚房子的年代,只是担心不知何年马月会被拆迁,言语间掩不住的忧虑和不满。据说有很多专家前来拍过照片,甚至还在电视台播放过,网上也有介绍,但是只是拿着一部手机前来拍摄的“专家”似乎就我一个,难怪阿婆对我不很放心。

 

遗憾的是并未咨询主人姓甚名谁,不知道是不是网上介绍的陆家大宅,因为我没有再看到其他更具规模的屋子,只能妄自揣测就是它咯。出得大宅,沿着一条背后小道一直前行,可以来到村落的外围,来到水边,水的那一边是已出具规模的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扩建工程,一片崭新的景象,一河两侧,两个世界。

 

晚上归来整理照片,再看网上介绍,这才发现没有注意到葛埭桥本身,同时得知竟然还有两处无锡先民居住的史前遗址。

 

于是今天上去再次前往。到达的时间比前一日更早,这次我发现了可以从葛埭桥(这时我还不能肯定它的名字)一侧直接进入。河的对面看过去,倒影之下,古村别有韵味,于是连忙拍下几张照片。站在桥上,两只小狗嬉闹着朝我走来,看到我的身影远远避开,小狗的后面上来两位青年,我赶忙上去请教:“请问洪口墩遗址在哪里?”“洪口墩啊,在那边的村子里”其中一位操着标准的普通话道,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不远处,小河拐弯的对岸一片房屋,远眺可见。

 

距离不算太远,最多一两千米,赶紧过去,村口一条并不很宽的水泥道路,向左拐了一个弯径直向里伸去。我毫不犹豫向里挺进,道路两侧的房子几乎完全现代的模样,没有丝毫古村的韵味。很快我就走到了村子的另一尽头,路上几乎没有人,无奈只得原路返回。一位大爷开门出来,看着我独自一人拿着傻瓜相机,带着笑意看了看我,我受到鼓舞,赶忙上前打听。他和身边的两位阿婆(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围拢了过来,大概是我这样的陌生人很少见的缘故吧)热情地告诉我,就在刚才进来的道路另一侧,出去的时候不要左拐,右拐往那个烂泥路里走过去就可以看到了。

 

依言而行,进去不到20米果然看到烂泥路的右侧一片高起的土墩,墩前两块石碑,“洪口墩遗址”赫然在目。碑文称;“土墩面积现存四万平米,高约3米。19927月采集到属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类型的陶片和玉石器”,大约为公元前4750-3700年,距今近7000年。洪口墩又名吳妃墩,相传西施回到吴国后,某事在吴王面前说女人是祸水,吴王听信此言,中秋之夜明西施到太湖赏月,鼓舞毕将西施推入湖中,后尸体浮出,洪口墩百姓捞起安葬于此,遗址地表现如今是一片菜地,不远处就是万达城的大茶壶。

 

从这里出来,再次打听庵基墩遗址的位置,一问之下得知它在葛埭桥村呢。正好,我也忘记打听葛埭桥本身的事情了,于是再次返回葛埭桥村。据介绍,相传东晋道教炼丹家葛洪隐居洪口墩时为解老百姓交通不便之困,修了葛埭桥,目前的石拱桥保留了旧时的砖石桥身。一位大婶告诉我:“就是你脚下的这座桥哇,这旧的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去看看那些新桥呢”她指了指不远处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工地的几座崭新桥梁劝我。自己这两日来来往往三四回,竟然没有发现,赶紧下到桥下观看,果然如同网上所描述的一样,1957年桥面翻新后,截断了砖石桥身的对联。但有考证者给出了对联的全文内容,特此录载:桥身东侧为,遗迹溯仙翁,昔日成梁犹姓葛;留名称豪杰,当日进履共知张;桥身西侧为源自二泉来,为束长溪弯一曲;基从万历肇,永同军嶂峙千秋

 

庵基墩就在葛埭桥村的后面,没有任何标示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土墩,上面载了一些树木。一位正在附近菜田灌溉的大爷说:“当时钻了十多个眼,但是不知道挖出了什么。”我尚未搭腔,大爷自言自语接着道:

 

“就怕后人什么都看不到咯”!

 

关联博文  无锡十大古村落(以游览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独行礼舍》2014.3.5  独自   自行车

严家桥》2016.9.4   两回  第一回 独自 自行车  第二回 两人驾车

南泉古镇》2017.1.14 独自 驾车

葛埭桥》2017.1.15  独自 驾车 两回

无锡西仓古村》2017.2.19  两人 驾车

无锡大坊桥村》2017.2.25  独自 驾车

黄土塘古村奇遇记》2017.3.4  独自 驾车

玉祁老街》2017.3.11  独自 驾车

甘露镇》2017.3.18  独自 驾车

周新镇》2017.3.19  独自驾车 

 葛埭桥
远处的上是雪浪山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看到对联了么?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从隔壁大爷家的院子看“陆?”家老宅的高墙


葛埭桥
老宅后面的一畦菜地


葛埭桥

葛埭桥
进入老宅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大厅杂物纷呈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小院子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对岸就是洪口墩


葛埭桥
这是我在洪口墩看到的唯一有点历史感的....


葛埭桥
烂泥路前方就是遗址了


葛埭桥

葛埭桥
遗址北侧望过去“大茶壶”(据说吉尼斯世界纪录)清晰可见
葛埭桥
洪口墩遗址


葛埭桥

葛埭桥

葛埭桥
遗址现在是一片菜地


葛埭桥
遗址上面两只风车,其中一只看过去


葛埭桥
再看一眼洪口墩遗址


葛埭桥
庵基墩遗址


葛埭桥
庵基墩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长泰禅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