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灵谷寺
标签:
灵谷寺无梁殿南朝辛亥革命南京 |
分类: 周边庙观 |
对于灵谷寺的了解可以追溯到中学时代,那时候很多同学会买一本64开手掌大小的笔记本,我的其中一本有一些插图,都是江苏有名景点,其中就有灵谷寺。虽然学校毕业后来到南京临近的无锡工作,其间也往来无锡南京两次(1996年,2009年),第二次往来仓促,即来即往。第一次集中游览了中山陵,明孝陵和莫愁湖三个场所,一直以来并没有到过灵谷寺。
这次老同学的到来,给我带来机会,于是在游览完明孝陵之后一道乘坐电瓶车(10元)前往,近阶段以来,多利用双休日前往各色寺庙道观,灵谷寺盛名在外,更兼少年向往,故此内心更加充满期待。
灵谷寺最初为南朝梁武帝为尊崇宝志禅师兴建的“开善精舍”,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南麓,始建于巩固与514年。和很多寺庙一样,它的名字也几经变化,唐朝乾符年间改名为“宝公院”;宋开宝年间, 易名为开善道场;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题寺额为“太平兴国禅寺”;元朝及明朝初年时被称作“蒋山寺”。明太祖朱元璋选定此处修建自己的陵墓明孝陵,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将原寺移到灵谷寺现址(中山陵左侧即东侧约1.5千米处),地形是“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可谓山有灵气,谷有合水,故而朱元璋亲自赐名“灵谷禅寺”,并封其为“天下第一禅林”,为明代佛教三大寺院之一。
当时灵谷寺规模很大,占地500余亩,有灵谷塔和三绝碑等胜境。清朝初年,遭受冰火打击,次年很快地就复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南巡时,临幸钟山,御赐“灵谷禅林”匾额,并书“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廓”对联赐寺。但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建筑大多毁于清军与太平军的兵火,虽然同治年间寺院在曾国藩等人得以重建,规模已大不如明代灵谷寺的威容盛况。


灵谷寺山门是20世纪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檐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门额上有“灵谷胜境”四字,是江苏无锡宜兴现代书法家钱松嵒先生的手笔,门外的一对石狮。



红山门后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在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阵亡将士牌坊,牌坊建于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是为纪念北伐阵亡将士而建,牌坊共五间,全部用钢筋水泥构筑,座基外镶花岗岩,绿色琉璃瓦覆顶。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背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的。坊前置一对汉白玉雕成的貔貅。












穿过牌坊就是名闻天下的无梁殿,无梁殿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大殿的东西长53.8米,殿前露台宽敞,面阔5间,进深3间。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筑结构改变了中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采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洞,合缝后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5个开门的每一间就是一券,每排为5券,正中一间券洞最大,宽11.4米,高14米。内部虽为券洞结构,外部却仍以仿木结构的形式出现,檐下有出挑的斗拱,正面还设有门窗,是一座采用多样券法,错综连接后构成的建筑。
灵谷寺无梁殿前有一汉白玉赑屃,上驮一碑,这块碑是谭延闿的墓碑,上面原有蒋介石题书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前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公延闿之墓”字样。墓碑之下有龟趺座,四周围有石栏,为谭延闿墓的起点,后来原碑文磨平重新题字。虽然就在路的一侧,不过几米之遥,可惜我们没有折进去,失之交臂。

金陵桂花王









顶骨舍利

哼将

哈将



灵谷寺玄奘纪念堂(地宫)中供奉玄奘法师坐像,纪念堂正中心设13层密檐楠木塔,玄奘法师顶骨即安奉于此中。同时这里看到了很多唐代清代的物品,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唐代的哼哈二将和清代的景泰蓝(?)了。

松风阁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走马楼式建筑,屋顶为重檐式,铺以蓝色琉璃瓦。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纪念馆,纪念馆于1931年起建造,由美国建筑师茂非按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设计,为钢筋水泥仿木结构。1933年完工后正式定名“革命纪念馆”。外有回廊,面阔9间,中为穿堂,上面是走马楼式的楼屋。可惜我们经过的时候,大门紧锁,故此未能入内。










灵谷塔,我一直以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古寺,不想实为建于民囯二十年~民国二十二年(1931~1933年)的阵亡将士纪念塔,是阵亡将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塔底层外壁石刻 “精忠报国”为蒋中正题书。塔的设计者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茂非和中国建筑师董大酉。塔高约60米,九层八面,全部用钢筋水泥建筑。每层以绿色琉璃瓦披檐,塔外绕有走廊(云座),围以石栏杆的平台,塔之中部用螺旋式,扶梯有260多级围转而上,每层每面有门通至塔外绕之平座,绕台可鸟瞰钟山景物。我们一鼓作气,一口气直接上到九层,凭栏远眺,暮霭渐起,树木郁郁,若隐若现,禅意若然,秀美钟山,尽收眼底,宠辱偕忘,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夕阳西斜,倦鸟归林,是返回的时辰了。
备注:1:门票35元:;
2:返回雨花台南大门可以乘坐202次公交,全程2元,耗时75分钟左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