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单位部分同事年度升级考试的日子,内容广,时间紧,要求高,监考严,同事们戏称为单位年度“高考”。而我逍遥在外,乘着兴致来到亮河湾。
亮河湾突兀于太湖中的亮河渚上,一片丘陵地带,种植着茶叶、杨梅、水蜜桃等十余种果树。山岗葱翠,湖湾幽静,极目远眺,浩渺太湖水天一色。
驾车驶入,亮河湾酒家门前的空地停满了各色汽车,有的正在忙着掉头出来,一看形势不妙,我也赶紧回头,把车停在前来的路边,鱼码头入口处临近太湖一侧。
一个人拎着装了两本书的袋子,一路向里而去。本以为不过纯自然风光的处所,意外发现很多石刻石雕,散落在酒家的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路边上,田地里,屋檐下,墙头处,几乎随处可见,宛如进入一处石刻石雕展览馆。大多古朴厚重,有的残缺不全只有一半,也有个别色泽白皙,不知道是不是近代刻制,可以看到清晰年代一块石柱显示为民国十一年(1921年)。
往山坡上走去,到处都是各色果树,这个季节桔子最受欢迎,很多的游客带着孩子自由采摘(似乎免费),我一直爬到最高点,俯瞰太湖,下午的阳光里波光粼粼,远处的帆船还是停泊在湖的中央一动不动。我从一块丘陵到一块丘陵,变换着角度欣赏太湖,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条小道下去,可以通向湖边,道路狭窄,两旁杂草丛生,我小心翼翼,攀着并不十分粗大的树枝,一步步挨下去,陡峭处手脚并用,终于下到水边,衣服上沾满了不知道什么植物的针状物,刺入衣服,需要用手一根根用手取出。湖水的波浪轻轻拍打过来,温柔婉约,恰如西子一般。初冬的风拂面而来,没有凉意,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适。
可惜没有可以一坐的礁石,不然真想拿出书来,听着涛声,披着微风,沐着暖阳,独揽秀色,抛却烦愁,漠视
“高考”,超然于外,不亦乐乎。
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不知不觉,夕阳西斜,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高考”的同事已然交卷,该是问候一下他们的时刻了。



--------------------------------------------------石雕石刻-----------------------------------------------------











































--------------------------------------------------风景风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