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个园

(2013-04-07 21:10:35)
标签:

扬州

个园

杜牧

姜夔

园林

分类: 周边旧迹

    从大明寺出来已经中午十一点多一点,因为大明寺和瘦西湖北大门非常靠近,游客交叠,车辆也非常多,沿途交通非常拥堵,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却发现车子开在瘦西湖路上,而非自己从地图上规划的的长春路,前方道路忽然变窄,只有双向两车道,车子不能有丝毫的停留,一边仔细观看路牌,一边夹在长长的车流里缓缓前行,后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拐入旁边一条相对宽阔的道路停下之后对照地图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所谓瘦西湖路就是长春路,而自己也已错过了一个路口。明确了方向,思路马上清晰起来,很快寻到了个园所在地。景区门口竖着非常醒目的“车位已满”的牌子,不过道路中央指示马路对面丁字路方向有停车位,于是拐向北侧,果然立刻有人过来招呼,一个地下停车场赫然在目,停好车来到个园门口一看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

    个园是一处典型的私家住宅园林,“个园”二字,“个”者,竹叶之形,很有个性,不落俗套。既然个字来源于竹,顾名思义,园内以竹为主,辅以假山。竹子的种类当然是繁多的,即便有很多的小牌子对它们的品种进行了说明,我还是基本不能很好的区分它们。只是记得有名的斑竹赫然在内,还有一种竹子身上纹路奇特,且常有根部曲折生长的,可惜没有拍摄下它的品名,其他的就完全没有记住了,但我知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竹子。而据介绍假山则有四季假山,可惜愚昧的我同样不能领悟,浊眼中它们统统都是一堆乱石而已,实在是枉费了主人心机,暴殄了天物,对不起苦心孤诣的园林设计者们,但我相信游客中一定不乏行中高手,所谓知音不在多,况且知音似乎本来就不多,谁让吾等皆为凡夫俗子呢,每念及此,心中也就释然了。

    我是从北门进入的,因此首先看到的就是园林。在这里景区布置图随处可见,只是比例小的可怜,一段十来米的距离在地图上就有好几公分长,因此大大增强了游客的信心,一不小心几步下去就可能跨过一个小小的景点呢,因此很快就走到园林的南侧边缘,景区图标指示向南为住宅区。跟着众人挤进去,里面的游客肩并肩踵接踵,狭窄处需要侧身而过。房子有五进深光景,不知道数对了没有,分为东西两大区域。和我在其他一些古镇看到的房子几乎如出一辙,因此也没有勾起我太多兴趣,很快又转回园林区域。

    园林区域当然也不全是竹子和假山,也有一些建筑,其中一栋叫做丛书楼的有些特色。当年主人建造房屋之际,为了使得自己的儿子可以专心读书,在房子里没有建造楼梯,以防打搅了他的宝贝公子,但却有路可以上去。我揣着巨大的好奇心进入房子四处查看,只见四面高墙直抵二楼,果然不见楼梯,心中着实纳闷了好久。后来出了丛书楼,在他人指点下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现场勘察一下。

    在个园东出口,有一条几十米长的幽静竹道,竹影横斜,竹香清幽,晒光漏月,题写为“竹西佳处”。“竹西”出自杜牧咏扬州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到了宋代词人姜夔,又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词句,后人便用竹西佳处来代指扬州。在这里又让它回归了字面的本来意思,提示人们,这是是赏竹最佳去处。

    个园,虽然也有传言它是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它的大门口也确实雕刻着这样的字样,但究竟是否可以算作四大名园,毕竟并无公论,说法纷纭,不过只要确有实力,又何愁不能进入四大名园系列呢。再说,如果委实具备自己的特色,又何必一定要是四大名园之一呢,为什么我就不能就是自己的“一个”呢,更何况“个园”的名称中就有一个“个”字呢,仅此一点,“个园”就是值得骄傲的“一个”园林!

 

*************************************************************************************************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烟花三月下扬州 <wbr>个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