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行走对人类身体的危害
(2013-02-24 19:37:01)
标签:
进化论直立行走人类疾病健康 |
分类: 他山之石 |
首先,对身体脊柱的影响。直立行走后经过漫长的进化,人的脊柱产生了保护性的生理弯曲----成年后脊柱变成了“S”形,这样的形状能有效的缓冲外力、反作用力对身体的冲击,但也会对颈椎、胸椎、腰椎等S形的拐点处造成损伤,这是因为直立行走后人体的受力基本是纵向的垂直重力而且是逐级向下放大,俗话讲:立木支千斤,脊柱其他部位基本是正直的能逐级传导分解受力,而这些拐点处是弯曲的无法全部把受力全部向下传导,势必造成对此处的压迫,长此以往这些部位会产生不良形变——诸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骨裂等等,而且这些形变还会对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产生不良影响。脊柱中的脊髓是人体神经的大本营,这些拐点以及周围肌肉、韧带产生的不良形变可能会压迫此处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由此就会产生一些慢性疾病,例如颈椎疼痛,经常性落枕、腰背痛、足跟痛等就是这些拐点处产生不良形变的信号。
第二,造成心脏负担过重。俗话讲:水往低处流,而人直立行走后心脏的位置偏高,它既要向上射出动脉血向脑部供血,又要从身体下部抽回静脉血,使得我们的心脏大部分时间处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同时也要求心脏强健有力,血管通畅、血液稀释。对心脏如此高的要求,在年龄增长、生存压力增大、身体机能衰退后一部分人是很难保证的,由此就产生心脏以及相关疾病。
第三,容易便秘。人体消化食物后产生的残渣要通过大肠排出体外,有道菜叫“九转大肠”,大肠在人体内还真差不多是“九转”的——直立行走的人类大肠是由升结肠、降结肠、横结肠、盲肠构成,顾名思义食物残渣要经过向上-向左-向下的运动才能到达直肠排出体外,而且成人的大肠约1.5米,由此可见我们是极易发生便秘的,而便秘使残渣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使残渣中的毒素被人体吸收由此又会产生一些慢性疾病。
第四,对腿骨及关节的影响。人体直立行走受到的垂直重力对腿骨、股骨头、膝关节、踝关节造成长期压迫,使得关节受损,还会发生骨质疏松等。
其他,诸如胃下垂、腰痛、痔疮等很可能也是人类尚未完全适应直立的一种表现。
以上诸多病症很多都是只有人类才有,而动物身上是没有的。因此建议如果人类能经常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不如说顺其自然),比如练练爬行、打打倒立、抻抻脊柱,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长期直立行走和长时间站立而带来的违背人体机能的不利影响。
(本文观点采自各家,具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