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看好莫言热

(2012-10-17 20:29:58)
标签: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红高粱

鲁迅

郭木若

分类: 天马行空

 

    作为中国籍作家,莫言于2012年10月11日首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时轰动国内外。

 

    但是我不看好莫言热。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  在获知莫言获奖之前,国人有多少知晓莫言或莫言的作品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吗?语文出版社社长日前表示:莫言作品有望收入高中选修读本,不过,此举并非是因为莫言刚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巧合:“上个月,我们向社里报了选题,准备出版《中外短篇小说》高中选修读本,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红萝卜》恰好是备选篇目。”这和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茅盾等大家早就耳熟能详的前一辈作家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莫言的作品代表了当今中国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吗?时间将证明一切。当然,或许本次获奖之后情形会有所改善,但能否真正扎根国人读者心中,关键还得看作品实力。

 

    二  莫言的作品下笔极其血腥残忍,穷凶极恶屎尿横流极尽渲染之能事,中国作家里恐怕没谁比他更擅长写杀戮写酷刑,里行间透着血腥和疯狂。《红高粱》剐了一个罗汉大爷,《檀香刑》干脆就把酷刑作为标题。那种钢铁般冷冽的笔法在我看来远比任何武侠小说里的打斗场面更恐怖更真实,那是真正的杀人现场,相比之下,金庸小说中你来我往的过招算得上文质彬彬,古龙笔下的剑客刀客也委实有点艺术家的情调,只有莫言是真杀人,真把杀人与酷刑当成乐趣来享受,与之相比温瑞安不过是小儿科。如果某个时代作品藉此获得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那也只能说明这个时代的大众鉴赏偏离了正常的人性本质。

 

    三  莫言虽然从不具体写性爱,但据说《丰乳肥臀》被日本人当成黄书或许也不冤枉,虽然他的书里没有赤裸裸的性描写却又远比性描写更刺激更可怕更邪恶的东西。据报道在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即有媒体评论其作品“粗俗”,我只是一位普通读者,说不出太多的大义立论,但仅就《丰乳肥臀》这一标题,从内心深处即充满了本能的反感,作品的内在实质再好,即使是某些所说的“莫言恰恰是用写‘丑’的方式去探讨丑与美之间的关系,‘丑陋’是莫言作品的表象,而表象背后则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我也不能接受如此“丑陋”的一个标题,即便该作品是多么地挖掘人性和寓意深刻。有人说如果不认真去阅读,就没有办法理解莫言小说的真正意义,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如此丑陋的标题,有如何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去阅读它呢?或许我是杞人忧天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标题勾住了更多人的眼球以一窥究竟亦未可知。如其如此,其流传长久性并将是个疑问。

 

    四  作家本人在他的微博中这样说:“我的获奖确实会有一些短期效应,但很快就会过去,因为文学创作不是运动,它是高度个体化的、个性化的劳动,作家还是该安静得思考、工作,任何热闹都是短暂地”对此,我也持同样观点,因为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很多人就去购买,试问又有多少人是真的对其作品本身感兴趣?鄙人所藏书籍虽谈不上汗牛充栋,但三五八百本还是有的,其中文学书籍占据半壁江山,但遗憾的是其中没有莫言的任何一部作品,且目前我还没有添购的打算。个人认为如今的莫言热,使得莫言成了商品,而人们消费的却不是文学!

 

    五  进一步放眼望去,有统计资料显示: 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两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上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其中50.7%的受访国民自认为阅读量偏低。这样的数据恐怕太枯燥,罗列三起我亲身遇到的事。我单位有很多日本同事,其中一位身居公司副总要职,他告诉我“我每天每天读书,一个星期2本或者3本(这是他的中文原话)”;还有一位日本同事,乍看貌似山大王,一次因为交通事故住院,他向我要去好多日语书,我一下子拿去三本,不想一个礼拜后再去看望他,他把三本书都还给我,我以为这些书或是他看过或是他不感兴趣,一问才知道,他以一天一本的速度早看完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日上班途中我捧着一本书,遇到同部门一位中国同事,他说自从学校毕业以来他就没有好好看过一本书,这样的回答让我非常吃惊,要知道他可是一位研究生学历的新时代大学生呢。这样的大环境下,仅凭一次获奖一个莫言热就可以很快地改变现状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悲观失望,起码,有莫言热的事实存在是不可否认的,他带起的阅读热一定程度上重新调动起人们对文学尤其对当代文学关注的热情。因为受到莫言获奖的鼓励,势必会让一部分人重新认识和关注文学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现代社会比较浮躁,我也相信通过阅读纯文学可以让人们的心静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