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水绘江南
水绘江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613
  • 关注人气: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2012-08-21 20:45:50)
标签:

副都统衙门

呼伦贝尔

官服

八旗

清朝

满族

衣冠禽兽

旅游

分类: 国内其他

    前文提到,本次草原之旅,依据行程安排,其实一共11个景点,但是正式列入我的游记博文的只有9篇,没有列入的共有2个,一个是套娃广场,另一个则是海拉尔的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或许是因为是最后一个景点,而且是在呼伦湖后面,或许是我对这个远在北国的副都统毫不知情?其实即便是正都统我也一样一无所知,何况副都统的一个衙门呢。实地参观后发现它只不过是在原址上新近才重建的一群建筑而已,素来崇尚历史厚重感的我顿时兴趣又减了一半去了。在后来的游览中,同行的部分游客肆意喧哗,也极大程度上又一层削减了我的兴致,故此,觉得没有专门撰文的必要了。

    当然,游览参观副都统衙门,也不能说是全无收获,在这里看到了过去文武百官身上装饰物的一整套图案,过去接触到的只是文字说明,什么文官绣禽什么武官绣兽,这次得以一睹实物,也算不虚此行。另外,还看到了清朝传说中的八旗(上三旗下三旗)实物,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忙不迭地地把它们都拍摄进了我的相机,和大家共享。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草原之旅:其他之呼伦贝尔副都统衙门  

    一下资料来自百度: 

    【官服】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员服绣禽,武将官员服绘兽。

文官官员服绣禽:
                           一品文官官员绯袍,绣仙鹤;
                           二品文官官员绯袍,绣锦鸡;
                           三品文官官员绯袍,绣孔雀;
                           四品文官官员绯袍,绣云;

                           五品文官官员青袍,绣白鹇;
                           六品文官官员青袍,绣鹭鸶;
                           七品文官官员青袍,绣鸂刺;
                           八品文官官员绿袍,绣黄鹂;
                           九品文官官员绿袍,绣鹌鹑。

武将官员服绘兽;
                           一品武将官员绯袍,绘狮子;
                           二品武将官员绯袍,绘狮子;
                           三品武将官员绯袍,绘老虎;

                           四品武将官员绯袍,绘豹子;
                           五品武将官员青袍,绘熊;

                           六品武将官员青袍,绘彪;

                           七品武将官员青袍,绘彪;
                           八品武将官员绿袍,绘犀牛;
                           九品武将官员绿袍,绘海马。
      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在当时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词。但在明朝中晚期,官场腐败盛行。于是,“衣冠禽兽”就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牛录意为大箭;额真,又称厄真,意为主)。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皇太极继位后为扩大兵源在满八旗的基础上又创建了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其编制与满八旗相同。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满清入关八旗军又分成了禁旅八旗驻防八旗。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其余为下五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