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昨天(2009年9月20日)去观看了市十运会开幕式,特此补记如下:
这好像是我参加的规格最高的现场大型群众活动了,因为一:我不再年轻,不会花父母的血汗钱去看歌星的几百元一张票的演唱会,其实年轻时候我也没去过,性格使然;因为二:高规格的我去不起,比如自掏腰包看奥运表达一下爱国什么的,爱国之心自信还是有的,需要用这样的行动来表达的话,似乎成本太高了,起码对于现在的我是这样的;因为三:作为一个小职员,我的头顶上有大老板二老板三老板小老板小小老板.....,立身养命是第一要务,没有那么多的可支配时间属于自己,为此请了长假被老板之一抄了鱿鱼,代价也过太大,于是只能每周五天的上班,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因为家中有N斗米!
所幸这次托了老板的福,搞到了一张入场券,据说竟然有人还问参加了有没有补贴发?我实在看不懂如今的人都怎么了,这社会怎么了?
好了,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我们的位置距离主席台很近,但是也很晒,就在太阳底下,由于我很规矩地提前四十五分钟就到场了,所以被烤地脑袋都快熟了,幸好开幕式开始得非常准时。只听得主持人一男一女的声音清晰地传来,遗憾地是我四处张望,从开始到结束我愣是没找着他们俩。难道现场和观看电视转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是否可以找到主持人?
简短的领导讲话开始后(效率不错,但估计领导也怕晒),是运动员的入场仪式。本来一如所有的比赛一样,没有什么可以写的,但是我注意到了一些细节。起初市下辖个区代表队入场,都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这些地球人都知道,不提。紧接着入场的就是工商队,我明显感到了观众席气氛的冷淡,掌声稀稀落落,再后面都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代表队,虽也有引起阵阵掌声的,但更有如城管队入场时近乎沉寂的尴尬。心想,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说的实在有理。而这也是我从以往的电视转播中无法体会得到的,这应该可以理解为现场和电视的又一不同吧。
随后的文艺表演,就我的欣赏水准来看,觉得不错,很有气势,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多的优势,晚上补看新闻得知演职人数7000余人(据说伦敦奥组委已明确表示,他们不打算和北京奥运开闭幕式较劲了,因为他们找不到2012位演员,即使找到了国土也不允许),充分表现了全民健身的主题,充分凸现了我市山水城市的特色。值得一看,我拍了一些照片,可供大家欣赏。
其他还有什么需要些的吗?对了,最初进入大门的时候,看到很多汽车开了进去,刚骑了40分钟自行车的我虽然满头大汗,但依旧笑容可掬地向门卫咨询:“车子可以停哪边?”。“停外边!”两门卫异口同声道。我不想评说什么,总之我走进去好长一段路才到达了目的区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