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七彩云南行》的结尾
(2009-02-03 20:55:11)
标签:
文章结尾游记云南杂谈 |
分类: 国内其他 |
本系列游记(共计10篇)的结尾,个人认为可以分为以下6大类型:
平铺直叙型
《初到昆明》
说明:虽然是平铺直叙,但是个人感觉不错,尤其是作为第一篇游记,一定程度起到了一个既一般又不一般的启发暗示作用(后面将有一系列旅游日志持续推出)。
《束河古镇》
说明: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因此不加评论。
噶然截止型
《耳源西湖》
说明:该类型结尾运用不当,易给读者一种突然结束没有写完的感觉(敝作《第一次乘车》即是如此)。对于该篇的结尾方式,依据俺目前水准,乍然运用还欠功力,实在是不得已而冒险为之,因为随后依旧是平淡重复的划船动作,所以。。。
幽默调侃型
《观音峡》
妄自揣摩菩萨圣意,多有不敬,还请多多海涵。
说明:请原谅我本份外表下的一丝愤世嫉俗吧。
抒发感慨型
《石林》
说明:感想本无对错,阿诗玛也确实是云南少数民族甚至云南人的的代表形象,但对于本篇而言,对于石林来说,是不是具有承载结尾的分量,我不得而知。或许云南的朋友可以给我以赐教。
《大理》
说明:发自肺腑的感慨,对于我的直言不讳,敬请大理人民见谅。
《玉龙雪山》
这样思考着,随着缆车我回到了山脚下。
说明:感慨抒发自觉尚可,但是最后小节的结尾实在有失水准,对自己很不满意。期望高手予以指教,谢谢。
提示下文型
《东巴谷》
说明:利用视觉的转移,不自觉间自如地导入下一个景点的描写。
《玉水寨》
说明:招式同前,非高手作为,惭愧ING……
呼应上文型
《丽江古城》
说明:作为本系列游记的最后一篇,闪烁的霓虹灯不仅仅将读者从丽江古城的沉醉中拉回现实,并和第一篇《初到昆明》篇首之当代社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飞机)遥相呼应。(在构思之初即考虑运用此法实现系列游记的首尾呼应)
下篇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