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需要手术,依据医嘱前天早餐开始就禁食了,到了中午午餐后虽然已经很饿了,但是想着手术过后就可以恢复进食,于是便发挥出了最大耐力,成功克制住不停高涨的食欲,超然地奔赴手术台.
手术比较顺利地结束了,回到病房不可避免地开始了挂水(记忆中的第一次,而且一下子连续5瓶,耗时7小时以上!),热情的医生一边为我张罗着,一边友善地提醒道:3天内只能喝汤,禁止进食固体!
本来就对挂水怀着恐惧的我,顿时傻了, 竟然连针头是什么时候扎进手臂的都浑然不知.幸亏当时我本就躺在床上,不然一定会倒下去了.
无可奈何,当日晚餐就只喝了一些粥汤,标准到几乎没有一点米!这就是我前天一天的口粮.
第二天(昨天)继续开始挂水(依旧5瓶,),我一边无聊地翻阅着当日的报纸,一边期待着我的早餐:标准的粥汤!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直到下午两点半才等到了我的”早餐”,虽然它已经甚至连午餐都不够资格了.
听说挂葡萄糖的时候是不觉得饿的,可是我就暗自纳闷:为什么每次都需要挂3个小时(500ml)葡萄糖的我,怎么竟然持续感受到强力的饿呢.
社会的进步确实体现到了它的每一个组织和细胞,医院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推出了订餐服务.于是每当热情周到的订餐阿姨来到我们病房为其他病友服务时,我简直无法忍受那固执地钻进耳朵的一串串美食名称
姬菇鹌鹑汤,花菜木耳肉片,五香素鸡,香菜拌香干,藕丝毛豆,南瓜粥,土豆排骨汤,宫爆鸡丁,粉蒸肉菜底,蒜泥生菜,西葫芦肉片,青菜蛋汤,炒紫角叶,红烧狮子头…….
无奈,戴上耳机,听听我的MP3,权当一顿精神大餐吧.可还是无法不去想象物质美食的诱惑,虽然只能局限于汤类,于是我开始设想着可以食用的各种各样的汤:
青菜汤,磨菇汤,番茄汤,茶菇汤,榨菜汤,鸡蛋汤,鸡汤,鲫鱼汤,排骨汤,老鸭煲…..
转眼熬过昨天来到今天,依旧继续着我的喝粥生涯.
实在没有想到一次生病,创造了我的N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住院(出生时候没有入院,妈妈说是在自家草屋里生俺的),第一次挂水,第一次连续3天以上粒米未进(包涵一下,其实混汤摸鱼,应该有那么几粒溜进我的胃了).仿佛和中国奥运代表团夺金创记录进行比赛似的.
说起米粒,不禁让我想起至今依然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来.在我很小的时候家中非常困难.曾有一位古代才子用一副数字联巧妙地对其进行了比喻,
2345
6789
表达的意思是:缺1(衣)少10(食).记忆里那时候家中由于没有粮食,经常只能喝山芋茶(就是将红薯切成块放到水里煮)或玉米糁(据说目前这两种食品已经成了家乡强烈推出的长寿食品!),所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严重营养不良,骨瘦如柴.为了我们,爸爸妈妈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在家里有一些大米积存下来.可是由于实在太少,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大把大把地用来直接烧稀饭的,所以一般的人家都会在山芋茶或玉米糁里面放入一些米粒,叫做”米打底”.那时候假如听说当天有”米打底”了,我们都开心得很呢.然而遗憾的是,大概我家属于最彻底的无产阶级的缘故吧,就是这”米打底”对于我家而言也成了天方夜谭.好在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爸爸找来一快纱布,把米包好扎好后再和玉米糁一起煮,有效地增强了了米粒的凝聚力,不至于因为数量太少而需要费力地锅底捞米了,确保了我们的营养需要.
不曾想在21世纪的今天,因为一场小小的手术,竟然又一次重温了饿的感觉.
实在饿极,没有力气写了.就此驻笔.
补充一句,就在该篇文章快要结束之际,外床的中年男子突然喊了一声:开始晚餐咯!果然马上就从走廊里飘进来阵阵诱人的香味.
饿
饿
饿
怎生一个”饿”字了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