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过去和“切”相通。表示的意思就是“切”,即:以某点为断点,到某处为止的意思。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它为什么既不是六次也不是八次,就在于古人以为“七”是个断点,到七就为止了。同样是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借寿时也申明如果七七四十九天内所点蜡烛不灭,他的借寿就可成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古代男人实行多妻制,通常用三妻四妾来表达,加起来也是七个。其他比如人去在世后有很多地方保留了数“七”的习俗,而且就是数到“七七”为止。
古代人在描述很多事情的时候都运用到了“七”,比如人有七情六欲,七窍,七月七的七巧节。
同时也由此演生出“七”为一个周期,星期(共计七天)的来源即是一个明证。并且因此进一步将“七”衍化成了一个类似现代人迷信“八”一样的吉祥数字。可以看看我们的传说或历史文学:天上有美丽善良的七仙女,指引方向的北斗七星,美丽的七色彩虹,人间有曹魏年间才华横溢的建安七子,东晋年代放荡不羁的竹林七贤,宋朝有全真七子,清朝末年变法失败的戊戌七君子,当代还有以章太炎为首的七君子。
排除人为的因素,历史也有很多的历史和“七”有关。比如战国家有七雄,汉初有“吴楚七国之乱”,今有“七七芦沟桥事变”.恐怕只是一个巧合吧。
在自然界里也有和七相关的。我们大家都离不开的太阳光就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文学作品也有不少以七命名的,比如清末“七剑五义”“七剑十三侠”“七剑十三义”,当代有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七种武器”等等。至于古代诗歌的一种"七绝"就不赘言了。
地名也是如此,比较著名的有广西“七星岩”,还有深圳七娘山和海南七仙岭等等不一而足。
我们的日常用语也同样离不开“七”字,比如七嘴八舌,七上八下,乱七八糟。现在广告里还有“七彩铃音”的诱人词汇呢。
此外,在儿童玩具里有一种叫做“七巧板”。
不去多说了,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的生活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相信将来也是一样,我们不可能离开“七”而生存,因为我们现在就住在地球的七大洲之上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