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公司为进美国市场首次上国会山接受拷问

(2012-09-15 09:40:02)
标签:

科技

美国

华为

中兴

国会

分类: 时事评论

    对于华为高级副总裁丁少华和中兴北美欧洲地区高级副总裁朱进云来说,2012年的9月13日可能令他们终生难忘,因为这一天,他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坐在美国国会的听证席上,接受美国议员长达3个多小时的轮番“拷问”。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拓展美国市场,化解美国人的安全担忧,必须主动去跟美国人沟通。虽然这3个多小时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显得很漫长,但对于中资企业进军美国市场的雄关漫道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

中国公司为进美国市场首次上国会山接受拷问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13日以“中国电信设备公司在美运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主题举行听证会,这是该委员会对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这两家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发起调查的一部分。这个调查已历时近一年,即将结束,调查报告可望在今后两三周内发布。该委员会曾派人去中国实地考察这两家公司,并与两家公司的总裁进行过沟通。然而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的开场白摆明了美国议员的脑中依然充满疑团,决定了这场听证会注定是一场不轻松的“拷问”。
    丁少华和朱进云首先用英语发表陈词,回应美国议员们的关切。
    在介绍了华为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历程后,丁少华表示,华为很注重网络安全,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为任何第三方、政府而危害自己在全球的商业成功和客户网络的统一性。
    丁少华强调,华为是独立的、遵守法律法规的企业,中国政府和解放军对华为的日常运作、投资决定、利润分配、人事任免没有影响力,政府和军队在华为也没有股份利益。
    丁少华称,华为进入美国市场10年,雇佣1700名员工,努力成为美国的“模范企业公民”,仅2011年就从美国公司采购66亿美元,过去5年在美国投资5亿美元。
中国公司为进美国市场首次上国会山接受拷问
    朱进云则从自己由一个农村来的大学生成长为中兴高级副总裁的故事,说明中兴是一个建立在创新精神上的自由市场的成功故事。他给中兴的定义是:中国最独立、最透明、聚焦全球、公开交易的电信企业。中兴还提出“可信交付体系”(Trusted Delivery Systems),试图缓解美国人对网络安全的担忧。
    真正艰难的是问答部分,为了更准确地回答问题,两位代表用中文作答,再翻译给议员。尽管许多信息在开场陈词中已经说了,但议员们依然不依不饶地围绕若干“敏感”问题翻来覆去地刨根究底,主要问题无外乎:你们与政府的关系到底如何?有没有政府的扶持?你们的产品有没有后门?政府让你们窃密你们敢拒绝吗?你们有没有侵犯知识产权?你们有没有在伊朗做生意?······因为华为的规模比中兴大,问题主要冲着丁少华而去,但也有很多问题让朱进云“陪绑”。其间不乏唇枪舌剑,偶有议员带着尖酸的口气指责他们没有直接回答问题。
    最早提出的就是“后门”问题--议员认为中国公司的产品在设计上预留“后门”,让远方非授权访问有机可乘。
    丁少华回应:华为的产品没有“后门”,华为在全世界140个多个国家有业务,7成收入来自海外,不会做危害任何国家和任何客户的事情,因为世界的眼光都盯着华为。

中国公司为进美国市场首次上国会山接受拷问
    朱进云回应:美国媒体报道完全不属实,所谓中兴产品有“后门”,其实是一种软件缺陷(bug,俗称臭虫),像微软、苹果的产品也经常因为软件缺陷要求客户打补丁,没有人会将之称为“后门”。罗杰斯议员撂下一句话:“你说只是‘臭虫’,在我看来就是‘后门’。”
    企业党委的问题接着被提出来:党委对你们决策到底有什么影响?中国当年加入世贸组织谈判时,西方国家谈判代表也常问:书记和厂长,哪个是核心?两心如何变一心?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对于西方政客来说仍是一个谜。
    丁少华解释:企业成立党委是根据中国公司法的要求,不管是私营还是外资,只要在中国运营都要有,连沃尔玛和通用汽车的中国公司都有,但党委从来不参与华为的管理和决策,也不在公司治理结构下,党委的作用主要是“鼓励员工遵守职业道德,提供职业关怀”。依然满脸疑云的议员要求两家公司提供其党委全部委员的名单。
    更尖锐的问题被议员卢帕斯伯格提出来了:如果中国政府要你们出卖客户信息,你们怎么办?丁少华答:我们在商言商,从不介入政治;我们不会接受任何指令,做损害客户网络的事情,因为那样等于是“公司自杀”。卢帕斯伯格追问:如果你们可能被投入监狱,你们还敢拒绝吗?丁少华反问:华为依法经营,没做违法的事情,中国政府为什么会把我们投入监狱?
    在另一次交锋中,议员西弗称中国法律要求企业允许政府为了“国家机密”进入其网络,问华为和中兴碰到这样的状况怎么办?两位代表沉思片刻,都说没有碰到这样的事情,如果真有,企业会说“不”。朱进云说,中兴在世界各地运营,就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至于各国法律冲突,希望能通过政府之间的磋商来解决,但企业要保护客户利益,会说“不”。
    讽刺两位代表“负担很重”的西弗随即回了一句:“我看你们没有机会在中国会那么做。”
    两位代表又跟美国议员解释了半天资金从哪里来,什么是“龙头企业”。丁少华说,华为从来没有被政府授予“龙头企业”的称号,更没有获得特殊的扶持。华为过去10年通过员工持股制度获得46亿美元,通过资本运营获得16亿美元,从33家银行获得46亿美元信贷,其中23家是国际银行,只有10家是中国的银行。议员米勒追问:中国的银行是国有的吗?中国难道只有10家银行吗?丁少华反问:我们的信贷只有26%来自中国的银行,如果中国的银行真的利率很低,我们干嘛不要,非去找国际银行呢?
    参加过今年大选共和党内初选的“茶党女王”巴克曼问起华为与思科的代码之争,称华为窃取了思科的知识产权。丁少华称,外界对华为受政府支持盗窃知识产权的指控“毫无根据”。接着他说:“我在华为17年了,这是我人生最美好、最黄金的17年···25年前,华为以2500美元的注册资金,就像千千万万怀着美国梦的硅谷创业公司一样,发展成为向全球三分之一的人民提供通讯设备服务的企业,在亚洲、非洲、甚至北极,在艰苦的地方都留下了华为员工辛勤的汗水。华为的成功是市场开放、透明和自由竞争的成功,华为的故事是全球14万员工艰苦奋斗的故事,创业和追求梦想的故事。”说这番话时,丁少华显然有些动情。
    巴克曼立刻说:“谢谢你告诉我动人的故事,但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丁少华回复:两家已经和解,而代码的事情是通过第三方,且在互联网上已经是公开的。他提醒说,华为在美国起诉摩托罗拉侵犯知识产权,也获得庭外和解,摩托罗拉还赔付华为一笔钱。

    有议员问:你们是不是在美国低价亏本竞销?丁少华有点急切地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是来美国做生意,是要赚钱的,不是来亏本的。又有议员问:你们在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丁少华笑称,很不好意思,华为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只有0.5%,与爱立信、朗讯它们根本没法竞争。
    就在听证会举行前夕,华为公司发布一份长达78页的“华为在美国”的报告,指责美国对华为进入当地市场百般阻挡。这份报告引用上世纪50年代著名调查记者默罗批评在美国掀起“红色恐怖”的麦卡锡议员的名言做开首语:没有熟悉美国历史的人会否认国会委员会是有用的,立法之前进行调查也是必要的,但是调查与迫害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指责不是证明,定罪要靠证据和正当的法律程序。”

中国公司为进美国市场首次上国会山接受拷问
    中午1点多,漫长的3个多小时后,听证会终于结束了,众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罗杰斯做总结陈词时称,对此次听证会“有点失望”,因为一些疑点仍未获得直接透明的回答。
    中资企业来美投资能否获得公平待遇?过去几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日俱增,在此过程中,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好事多磨,中海油竞购优尼科铩羽而归,华为联手贝恩资本收购3M半途流产,中资企业的安全问题被刻意放大,愈益成为摆在中美相互投资促进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美商贸联委会也屡屡涉及。
    中资企业想取得美国人的信任,依然任重道远,今天不过是走出难能可贵的第一步。  

 

更多内容:www.chinareviewnews.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