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虎妈”看来在中国并不讨好,从我上篇博文的调查看,55%的人不支持“虎妈”严厉管教孩子的做法。其实,“虎妈”在美国华人圈子里同样不讨好,我周遭的朋友和熟人几乎没人承认自己是“虎妈”或者“虎爸”。然而,如果我们大家平心静气地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难道真的一点“虎劲儿”都没有吗?

我想,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华人父母们多多少少都会把自己的意愿施加给孩子,替孩子做一些选择;绝大多数父母都会为孩子的教育而操心,甚至是挖空心思。很多父母口口声声要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快乐童年,但当看到周遭的孩子在父母陪伴下,上各种各样的课余班,学各种各样的才艺,有几个真的气定神闲?又有几位家长能忍心让孩子放任自流?也许中国父母会说,没办法,竞争太激烈,我不喜欢“虎妈”,但我不得不做“虎妈”;到了美国,华人父母也会说,没办法,我们是第一代移民,无根无基,我们自己不努力,如何能在这块新土地上出人头地?
“虎妈”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我觉得是蔡美儿为了标新立异,让书卖得更好,夸大其辞而已。她自己承认,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也有许多调整。“猫爸”号称让孩子自由发展,但我不相信,他从不给女儿立规矩,从不督促,女儿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就这么轻轻松松地进了哈佛。
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父母真的要求孩子功课必须全A,每天不练琴两小时就不准吃饭,这种“虎妈”“虎爸”,现在基本上是“珍稀动物”了吧。但我想,做父母的,只要是给孩子立规矩、提要求,常为孩子操心,常督促检查孩子的学习,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你就有点“虎妈”或“虎爸”的味道了,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整个东方的传统。在美国,东方国家的侨民,印度人、韩国人、日本人都是如此。美国主流社会也非常肯定亚裔家庭重视教育的传统。
任何事情,过犹不及。“虎妈”如此,“猫爸”亦然。

(这种华人虎妈没几个了吧,相反倒是奥巴马总统说了,美国不能当老二。)
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两位美国华人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吧。
让孩子在选择中培养兴趣
来自加州萨克拉门托米拉·罗马高中的女生李诗瑶在今年“英特尔奖”竞赛中以生物化学治疗肝癌的项目获得第五名,现已被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录取。李诗瑶的姐姐李诗韵是哈佛大学法学院的一年级学生。
两个女孩都很出色,是不是也有“虎妈”?其母亲汪俊敏坦言不赞成“虎妈”的教育方法。她说:“我们既然来到美国这块强调自由的土地上,就不能用中国的方式来养育孩子,孩子的自由意识和创造力要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让她们从小有选择的自由。”
汪俊敏说,两个女儿小时候练过小提琴、钢琴,但后来她们说不喜欢,就没逼孩子继续练下去。尤其是钢琴,她们都练到第九级,距离最高级第十级仅一步之遥,但女儿不想练了,父母就不强求。有朋友替她们惋惜,汪俊敏却说:“如果到了第十级,却伤害了孩子,这十级有什么益处呢?”
两个女儿在不断选择中,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打垒球。李诗瑶在加州学生游泳锦标赛中进入前十名,终因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放弃。汪俊敏说:“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选择和放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尊重孩子。”
坚持到底的是舞蹈。日前在洛杉矶举行的全美高中舞蹈DANCE
DRILL比赛中,李诗瑶作为校舞蹈队长,与队友获得团体冠军。汪俊敏说,孩子能坚持到底,不是这个东西最容易,而是她的最爱。汪俊敏告诉女儿:“不要因为这件事情难,你就不做,而是因为别的事情你更喜欢,觉得做了更有意义,才放弃这件事情。孩子在选择中知难而退,不是好习惯。”
在今年“英特尔奖”中,来自康涅狄格州的华裔女生刘嘉琪以机器人电脑项目获得第九名。刘嘉琪的父亲刘锋说,他们认识虎妈,两家小孩是朋友,住家离得不远,曾在一起开PARTY。
对于“虎妈”的教育方法,刘锋认为,每个家庭,方法不同。他的主张是,要培养小孩兴趣,但要给孩子一定的约束,完全靠孩子自己也不太现实。刘锋举例道,女儿经常在脸谱上交友,在YOUTUBE上听音乐,上网时间较多,有时候父母会提醒她适可而止。他说,“响鼓不用重锤”,敲敲边鼓就行了,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引导。
学习自律与独立很重要
两个获奖女生在学习上都没有让父母操心。汪俊敏说,李诗瑶在学习上非常自律,他们从来没有追着孩子做作业。刘锋说,平时主要是让女儿学会自律,让她自己主动练习,约束自己,刘嘉琪在学习上很自觉,很独立。
汪俊敏认为,在为人处世方面,做父母的要有指导。因为他们全家信仰基督教,于是按照圣经里的规定,要求孩子不做的事情,大人自己不做。她说:“在同一信仰中,我们学会尊重,孩子跟我们很亲近,她们有心事有烦恼的时候都会找我们诉说,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而虎妈的做法只有从上而下。”
汪俊敏指出,西方文化中有很多东西值得中国人学习,尤其是尊重他人。而中国文化中也有许多好东西,比如尊重师长,百事孝为先等,应当传承给孩子。
在美国,要想上好大学,除了有好成绩、好才艺,还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表现领导力。身为医生,李新农、汪俊敏夫妇经常参加社区医疗服务,言传身教之下,孩子耳濡目染,也热衷于社区服务。老大李诗韵9年级时加入加州学生会组织,为小学生领导力训练项目做事。老二李诗瑶对癌症病人非常同情,只要有时间就去做义工,陪伴得病的小孩。两个女儿连续两三年感恩节不在家,到无家可归者庇护所去帮忙。她们的社区服务时间早就超过500小时,远超学校规定的50个小时的要求。
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的李新农、汪俊敏夫妇回中国探亲时经常会跟老同学聊养儿育女经。汪俊敏直言对国内一些父母的教育方法不认同。一方面是独生子女常被宠得像小皇帝,没有尊重长辈的概念。另一方面,许多人很有钱,用钱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应酬,没能多花时间陪孩子。她说,做父母的应当尽一切可能多跟孩子在一起,这不是义务,父母跟孩子在一起,其实也是自己继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今年英特尔奖前十名中,有3位华裔女生)
更多内容:www.uschinapress.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