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识美国大学生惊人的中文水平

(2010-05-10 09:27:25)
标签:

校园

杨百翰大学

唐朝乐舞

马里兰大学

擀面杖

何明德

美国

分类: 美国之窗

    最近我采访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华盛顿地区预赛,美国大学生的中文水平之高令人刮目相看。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视频,保准让我们这些学了多年英语,还结结巴巴的中国学生汗颜。
    来自华盛顿、马里兰、弗吉尼亚、特拉华、犹他、南卡罗莱纳州8个大学的20位毫无中文家庭背景的美国学生,就“魅力汉语,精彩世博”的主题展开角逐。其中包括4位美国海军学院学生,这是美国军校学生首次参赛。

见识美国大学生惊人的中文水平
    演讲部分,选手们基本上都能用比较纯正的中文,讲述自己学习中文的故事和体会。

    来自犹他州杨百翰大学的何明德(David Hunsaker)一鸣惊人,夺得此赛冠军,今秋将代表华盛顿赛区前往中国,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决赛。更神的是,他没有去过中国,是在马来西亚学的中文。
    何明德是摩门教徒,曾在马来西亚传教。当他敲开华人的家门时,华人通常非常客气地连称“谢谢”,然后砰地把门关上,令他一头雾水。与华人接触久了,何明德意识到,中国人在情感表达上比较委婉,而美国人则直截了当。
    何明德说:“中国人非常重视慎终追远和对长辈的尊敬,美国人则重视情人节的浪漫,还有慈善援助。我决心按照孔子说的去做,择其善而从之,尽力将两种文化的优点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相信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我们就可以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一席话,立马把评委的心给抓住了。


    乔治城大学的司马哲(Conor Smith)以自己在哈尔滨生活时学来的东北土话与中文新词,表达对中国语言复杂性与社会快速变迁的观感。他活灵活现地说起“老爷们儿”、“嗯那”、“干哈啦你”等东北话。他举起“囧”字,说起中国年轻人时兴的新词:“他是恐龙,他是青蛙,我不明白,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一只菜鸟”。最后他说:“世博会是学习上海土话的好机会。你可以告诉人家:‘俺不是那嘎达的东北人,阿拉是上海人’。”字正腔圆,令人捧腹。  

    才艺表演部分,选手们更是大显身手。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戴勇凯(Caleb Dependahl)惟妙惟肖地表演才学了两个月的快书“酒迷”,把一个嗜酒如命的“妻管严”表现得淋漓尽致。去年我曾经采访过南佛罗里达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谢博德(Eric Shepherd),他的山东快书说得令人叫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b39930100czks.html

    戴勇凯的水平虽然不如谢博德,但对于一个只到大连进行过短期留学,学汉语只有两年的美国人来说,说到这般程度,已经足以让多数中国人佩服不已啦。戴勇凯现在是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奥特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我的小师弟。他说,将来有可能当外交官,当然也有可能做生意,不管怎么样,中文这么好,干的事情肯定与中国有关。他的全家其他人都不会中文,但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却在比赛的6个小时全程陪同。他父亲表示,为儿子选择中文并进步神速深感自豪。

    看看下面这个戴勇凯说的快书“酒迷”,有几个中国南方人能达到他这个水平?


    杨百翰大学的周根生(Nathan Jorgensen)载歌载舞地表演“掀起你的盖头来”,风趣俏皮。这位英俊的小伙子也是个摩门教的传教士,曾经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华人社区传教,因此开始学中文。上高中时,周根生最要好的两个朋友,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印度人,由此对东方文化产生兴趣。

     他说,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不同,但由于社会变迁,两国现代家庭的结构却越来越相似。西方文化不好的部分开始影响中国,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很多传统被颠覆。美国很多家庭遇到问题,不想办法就离婚,但他们至少还有咨询机构,帮他们解决问题。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够用自己掌握的中文,帮中国人解决家庭婚姻方面的问题。

    何明德自弹自唱光良的《童话》,悠扬的钢琴曲加上深情的演绎,博得满堂喝彩。何明德告诉我,他在结婚仪式上就是弹唱这首中文歌,他把歌词翻译给妻子听,妻子很感动。

 


    在回答问题部分,考官还没说完题目,正确答案已经从何明德那里脱口而出,让人惊叹他的中文学到家了。何明德与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是老乡,都来自犹他州,也都是摩门教传教士。我跟他开玩笑:“你也有当驻华大使的希望呀。”
    马里兰大学的何安竹(Andrew Hallowell)自弹自唱周华健的《朋友》,亲切自然。  

 

    乔治·梅森大学的可可(Kseniia Gorbunova)盛装跳起唐朝乐舞,雍容典雅。

 

    来自乔治·梅森大学的高地(Gody Swift)表演包饺子,还自己在围裙上写上“高地水饺就是高”。他拿易拉罐当擀面杖,擀着擀着,把擀面杖滚到地底下去了,自言自语“没事,没事”,大家哄堂大笑。

 

 

    最后何明德、韩裔学生朴信南和司马哲获得前三名。总体而言,男生的水平高于女生,前6名都是男生。

    现场专家无不称赞近年来美国大学生的中文水平随着中文热升温而水涨船高,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刘全生直叹:“水平之高,进步之快,不可思议。”

    李克立(Christ Livaccari)199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文学系上学时开始学中文,当时上中文课的同学多是ABC,美国学生只有两三个。那会儿美国人最热衷的东方语言是日语,尤其是商学院和法学院的学生更是如此。
    毕业后李克立到山东烟台一个大学当了一年英文外教,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交了很多中国朋友,李克立决心从事跟中文有关的职业。1995年回到芝加哥大学上东亚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师从把《西游记》翻译成英文的余国藩教授。他说,那时候趋势已有所改变,日文课开始减少,学中文的美国人逐渐增加。
    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当了几年外交官后,李克立现任亚洲协会中文项目常务主任。他说,现在很多美国学校都希望有中文项目,但光学语言还不够,必须帮助学生建立全球能力,让学生父母认识到学中文的意义绝不仅是经济。如果大家只是为了赚钱学中文,中文热就可能重复日语热而又冷的老路。
    专家介绍,目前中文在美国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在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之后,排第四位。
    展望未来十年,李克立表示,希望美国人能更多地拥抱中文,而不是过于专注欧洲。他说,也许只有到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不再令人惊奇和激动的时候,才是中文在美国真正普及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